
“白樺茸是俄羅斯的‘靈芝’,原料極其稀缺,平均2萬棵白樺樹才生長一個白樺茸。”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告訴記者,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是俄羅斯的民間古方,其提取物已被證實可用于降血糖、清脂降壓和防癌抗癌等。而隨著“一帶一路”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全面實施,西伯利亞白樺茸得以以俄羅斯進口食品身份進入中國市場,為國內白樺茸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由于緯度較高、氣候寒冷,俄羅斯人除了熱衷伏特加外,還喜愛面包、牛奶、土豆、牛肉、豬肉等高熱量食物。這樣的飲食結構在一些營養專家看來并不健康,易誘發高血脂、高血壓以及腫瘤、胃病等慢性病。
不過現在看,這種擔憂似乎是多余的。數據統計顯示,俄羅斯的人均壽命正在逐年提升,目前人均壽命已接近71歲,預計到2018年將達到74歲。“這主要得益于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免費醫療的推行。”俄羅斯聯邦社會民族醫療研究院副院長果爾捷娃·拉伊薩·瓦西里耶夫娜告訴記者,在俄羅斯,人們既要保證一定熱量的攝入,也要注意運動、和飲食方式的改變。其中,在俄羅斯尤其是西伯利亞地區,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飲用可以提升免疫力、清脂降壓的白樺茸茶。
“如同中國千年飲茶之道,在俄羅斯很多地方,沖泡白樺茸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瓦西里耶夫娜表示,白樺茸是一種生長于白樺樹上的多孔藥用真菌,是俄羅斯流傳數百年的民間古方,早在16-17世紀,俄羅斯人就開始用白樺茸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在俄羅斯今天的慢病防控中,白樺茸依然受到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應用。資料顯示,早在1955年,莫斯科醫學院宣布白樺茸為抗癌物質,政府批準其可用于醫藥品開發。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越來越多關于白樺茸的研究成果得到披露,沖泡白樺茸茶這一健康方式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今天,如果來到西伯利亞當地居民家中做客,主人極有可能為客人沖泡一杯白樺茸,以彰顯主人的熱情和對客人的尊敬。
原料稀缺現代工藝開辟新“天地”
“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和白樺林資源豐富,但是生長于白樺樹上的白樺茸卻是稀罕之物。”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究專家、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董事長巴沙告訴記者,差不多2萬棵白樺樹才會長出一個白樺茸,可謂大海撈針,采摘隊員辛苦一天也不一定能碰上一個成形的白樺茸,并且需要爬上樺樹、用斧頭這一原始工具將其從樺樹上切割下來,極為辛苦和勞累。
與此同時,在瓦西里耶夫娜看來,傳統的沖泡方式也并不利于白樺茸有效物質的滲出和吸收。據其研究發現,白樺茸的有效物質大多集中在子實之中,如不進行超微破壁很難充分滲出;與此同時,白樺茸原料中有70%的成份為粗纖維和灰分,并無任何藥用價值,因而需要進行有效物質萃取。此外,白樺茸有效物質是一種活性物質,不宜進行高溫干燥,長期暴露空氣之下易氧化而降低功效。
幸運的是,隨著現代食品科技的進步,傳統工藝的突破,以及中俄白樺茸企業的良好合作,今天的西伯利亞白樺茸已經實現精制和高效利用了。據介紹,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與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在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畔建立研發中心和現代化生產基地,并率先且目前世界唯一將低溫超微破壁、低溫萃取、超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用于西伯利亞白樺茸的精制。由兩家公司聯合推出的西伯利亞白樺茸,實現白樺茸有效物質的萃取與提純,其生產的白樺茸超微粉末達到納米級,能夠完全溶解于水,且能通過0.22μm標準微孔濾膜,達到98%的吸收率。
“現代化工藝使白樺茸這一珍稀藥用真菌的高效利用成為現實,這也將徹底改變了傳統白樺茸的傳統‘泡茶’方式。”在巴沙看來,雖然工藝在革新,但白樺茸的藥用價值以及由其衍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永不裉色,這也是白樺茸在俄羅斯數百年來長久不衰的關鍵所在。而今,原產地為西伯利亞、經過現代化精制工藝生產的西伯利亞白樺茸,正在“一帶一路”、“健康中國”戰略的驅動下走進更多中國家庭,感受俄羅斯的生活,不僅有展示豪情的伏特加,也有呵護健康的白樺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