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補強壯類“冠軍”:如冬蟲夏草、靈芝等
冬蟲夏草又名蟲草,是我國民間慣用的一種名貴滋補藥材,其營養成分高于人參,可入藥,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冬蟲夏草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滋補肺腎,對肺癌、肝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臨床上對肺虛久咳,氣喘,肺結核咯血,盜汗,腎虛腰膝酸痛,陽痿遺精,神經衰弱及化療、放療后的紅細胞下降都有療效。
利尿滲濕類“冠軍”:如豬苓、粟白發等
豬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樹花屬藥用真菌。子實體大或很大,肉質、有柄、多分枝、末端生圓形白色至淺褐色菌蓋,一叢直徑可達35cm。子實體幼嫩時可食用,味道十分鮮美。其地下菌核黑色、形狀多樣,是著名中藥,有利尿治水腫之功效。含豬苓多糖(glucan),試驗抗癌。
活血消炎類“冠軍”:如木耳、朱紅栓菌等
木耳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干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藥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止咳化痰類“冠軍”:如金耳、竹黃等
金耳,因其顏色金黃,又稱黃木耳,因其形似人腦,又稱腦耳。金耳含有豐富脂肪,蛋白質和磷、硫、錳、鐵、鎂、鈣、鉀等微量元素,是一種營養滋補品,并可作為藥用。金耳的滋補營養價值優于銀耳、黑木耳等膠質菌類,是一種理想的高級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金耳性溫中帶寒,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調氣、平肝腸,主治肺熱、痰多、感冒咳嗽、氣喘、高血壓。
安神類“冠軍”:如茯苓等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本草綱目》: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祛風濕類“冠軍”:如牛肝菌、大紅菇
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大紅菇,以子實體入藥。夏秋兩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闊葉林內地上,與某些闊葉樹種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福建、云南。本菌可藥用,制成“舒筋散”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大紅菇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與樹木形成菌根。
平肝息風類“冠軍”:如蟬花、變綠紅菇
蟬花俗稱大蟲草,屬于蟲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經發現的504種蟲草中,金蟬花、冬蟲夏草僅僅是其中的兩種。是一種外形具有“動物”和“植物”形態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蟬的幼蟲體,花是從單個或是2-3個蟬幼蟲頭部生長出來的。國內外研究表明,蟬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勞、保腎、改善睡眠、抗腫瘤、保肝、抗輻射和明目等多重作用,是神奇的古老中藥。
降血壓類“冠軍”:如草菇
草菇又名蘭花菇、苞腳菇起源于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華南地區。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主治暑熱煩渴、體質虛弱、頭暈乏力和高血壓,也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綜合全能“冠軍”:白樺茸
白樺茸,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褐菌目、銹革孔菌科、褐臥孔菌屬。 國內還稱樺褐菌又稱樺樹菇、西伯利亞靈芝,是一種寄生于白樺樹上的多孔真菌,其子實體呈塊狀,外表黑灰,內部棕褐色,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真菌。每克白樺茸活性酶含量高達35000單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頭菇的25倍,灰樹花的31倍,靈芝的55.6倍。白樺茸的主要功效包括降血糖、防癌抗癌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還具有提升人體免疫力、抗衰老、防治艾滋病、抑制傳染性病毒、改善并預防過敏性皮質等作用。
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用真菌,它們在生長、發育的代謝活動中,能于菌絲體、菌核或子實體內產生酶、蛋白質、脂肪酸、氨基酸、肽類、多糖、生物堿、甾醇、萜類、苷類以及維生素等具有藥理活性或對人體疾病有抑制或治療作用的物質,臨床上或是直接利用菌絲體、菌核或子實體,或是利用從菌體中分離出來的有效物質。實驗證明,野生藥用真菌配方組合抑制腫瘤率高,藥用真菌已經成為全球醫學界植物藥物研發的重點攻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