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產量很低 進口西伯利亞白樺茸持續走俏
與靈芝、猴頭菇等藥用真菌已實現人工培育不同,原產地俄羅斯西伯利亞的白樺茸由于無法人培育,只能采集野生白樺茸原料,其野生資源的稀缺性及藥用價值的高有效性,使其近年來國內行情持續看漲。來自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羅斯頂級西伯利亞白樺茸銷量同比增長45%,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中國與俄羅斯優質健康產品貿易的重要代表。

品質競爭 原產地左右白樺茸市場格局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我國白樺茸已進入品質競爭新階段,其中,原產地成為左右國內白樺茸市場競爭格局的關鍵。“如同我國的云南普洱茶、西湖龍井,原產地為俄羅斯西伯利亞的白樺茸更受消費者青睞。”該人士指出。
據悉,西伯利亞白樺茸是指原產地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原始森林的白樺茸。西伯利亞是全球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地廣人稀,擁有廣闊的原始森林資源,其中,白樺樹、冷杉等耐寒樹種構成了西伯利亞原始森林的主體。而白樺茸是一種主要寄生于樺樹活體的藥用真菌。和我國長白山、大興安嶺溫帶次生林生長的白樺茸相比,西伯利亞白樺茸生長周期更長,達10-15年以上。超長的生長周期和天然無污染環境,也為西伯利亞白樺茸賦予了豐富營養價值。
“經過我們的專業檢測,每克西伯利亞白樺茸活性酶含量高達35000單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頭菇的25倍,灰樹花的31倍,靈芝的55.6倍。”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表示。此外,在有效成分總多糖含量上,原產地西伯利亞的白樺茸為14.51%,大興安嶺白樺茸為5.99%,長白山白樺茸為2.32%。而在產品外觀性狀上,西伯利亞白樺茸顏色呈黑褐色,國內白樺茸呈黃褐色。
可以說,誰掌握了西伯利亞白樺茸的原料基地,就掌握了國內西伯利亞白樺茸的成品市場。據介紹,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于2014年和俄羅斯最大的白樺茸生產企業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投資在伊爾庫茨克建設白樺茸技術研究中心和現代化生產基地。其中,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掌握著當地超過50%的西伯利亞白樺茸原料基地。

產量極低 西伯利亞白樺茸行情看漲
專家表示,白樺茸“活體”寄生方式進一步加劇了其原料和成品產量低的現狀。作為全球公認為品質最好的白樺茸,西伯利亞白樺茸寄生于樺樹活體,不斷汲取樺樹養分而生長,直至樺樹枯竭而死。研究發現,每2萬株西伯利亞白樺樹,經過5年才能產生一顆菌株,菌株生長10年以上才有藥效。
與此同時,白樺茸消費需求日益擴大。白樺茸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糖體、真菌多肽、樺褐孔菌素、樺褐孔菌醇、多種抗氧化三萜類化合物、有機硒、有機鍺等超過 215 種有效成分,對免疫系統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幾乎涵蓋所有慢性病。1955年,莫斯科醫學院宣布白樺茸為抗癌物質。目前在俄羅斯,白樺茸的相關產品被用于醫治許多惡性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肝病、胃病。
而作為中俄“一帶一路,健康中國”項目合作的重要合作內容,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進口的頂級西伯利亞白樺茸,還采用了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去除白樺茸原料中的灰分、粗纖維等無效物質,通過超微破壁,產品粉末達到微納米級,在充分保留有效成分的同時更易被人體吸收,將傳統白樺茸20-30%的吸收率提高到98%,代表了當前國際白樺茸行業的最高技術水平。

“我們的客服每天都能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咨詢電話,很多消費者抱怨在當地很難買到我們的產品。”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儐告訴記者。由于產量低,加之需要進口通關,進入國內市場的頂級西伯利亞白樺茸非常有限,從而導致一些有需求的消費者很難在短期購買到產品。對此,歐陽儐坦言,“野生資源有限,進口西伯利亞白樺茸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供應緊張狀態。”
本文轉載于新浪:http://tj.sina.com.cn/finance/jygd/2017-07-31/1343154881.html
本文轉載于新浪:http://tj.sina.com.cn/finance/jygd/2017-07-31/134315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