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也有白樺茸資源,為什么還要從俄羅斯進口?舍近求遠,去俄羅斯投資白樺茸的目的是什么?...我國赴俄投資白樺茸“第一人”、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經常遭遇這樣的提問。

在楊波看來,傳統的生產和使用方法使50%以上的白樺茸資源都白白浪費了,赴俄投資白樺茸可以實現白樺茸資源的物盡其用,促進中俄白樺茸產業的合作共贏。在品質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只有堅持創新和走出去,才能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們日益提高的品質生活。
赴俄投資農業 意外結緣白樺茸
雖是我國赴俄羅斯投資西伯利亞白樺茸的“第一人”,但楊波進軍西伯利亞白樺茸產業卻非常偶然。
數年之前,楊波一位很好的朋友不幸身患腫瘤,四處求醫,也請楊波幫忙留意良藥。當時,楊波正專注于俄羅斯農業項目,經常往返中俄兩地,有時便向身邊的俄羅斯朋友打聽當地的腫瘤藥物。在此期間,一位關系極好的俄羅斯貿易伙伴向楊波推薦了一個“俄羅斯的寶貝”——白樺茸,這是俄羅斯當地傳承已久的民間古方,1955年莫斯科醫學科學院宣布其為抗腫瘤物質,讓楊波帶回去試試。于是,楊波便從俄羅斯帶回了幾盒用白樺茸做成的藥品,送給了好友。試用幾個月后,非常神奇,居然他的腫瘤能有效控制了,后來基本上能和健康人一樣生活。
“好友使用白樺茸取得的變化,讓我對白樺茸產生了深厚興趣。”楊波說。隨后楊波便與俄羅斯的合作伙伴商量,要去俄羅斯尋找這個“寶貝”。
跨境考察 國內白樺茸應用水平低
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是一種寄生于白樺樹活體的藥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緯40°~50°即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歐、日本北海道、中國黑龍江等高寒地帶。據學者考證,在十六、十七世紀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白樺茸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癥,如各種消化器官癌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從2013年開始,楊波多次遠赴俄羅斯考察白樺茸,對比國內白樺茸和俄羅斯白樺茸,楊波發現,國內白樺茸品質參差不齊,提取工藝水平極低,大多為原料級的粗加工產品,這樣很難保證白樺茸的產品質量和健康價值。
以白樺茸有效成分總多糖含量為例,西伯利亞白樺茸為14.51%,大興安嶺白樺茸為5.99%,長白山白樺茸為2.32%,存在顯著差異。西伯利亞原始森林,氣候極寒,人跡罕至,天然環境無污染;而我國東北由于是溫帶次生林,人類活動頻繁,白樺茸還存在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風險。
而更為重要的是,中俄白樺茸產品在提取技術上存在巨大差異。國內白樺茸大多為機械性粉碎,直接做成細塊狀白樺茸茶,像傳統茶葉一樣反復沖泡飲用,然后倒掉大量白樺茸殘渣。白樺茸子實堅硬,有效成分主要深藏子實細胞壁之內,這種粗加工的白樺茸產品和傳統使用方式,導致有效成分溶出率極低,人體吸收利用率僅為10-30%之間,造成了珍稀資源白樺茸的巨大浪費。
“經過我們反復論證,最后決定去俄羅斯投資,依托中俄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在俄羅斯建立起了自己的白樺茸研發基地,從源頭上保證引進到中國的白樺茸產品質量,提取正宗的、貨真價實的西伯利亞白樺茸。”楊波說。
2015年,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與俄羅斯最大的白樺茸生產企業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在伊爾庫茨克建設白樺茸技術研究中心和現代化生產基地,直接帶動當地300余人就業,拉開中俄白樺茸產業合作的序幕,受到中俄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高度贊賞。
現代化工藝創新 白樺茸實現高效利用
除了白樺茸原料有效成分含量高外,區別于傳統白樺茸產品,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原裝進口的西伯利亞白樺茸,率先將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用于白樺茸的精制。
超微破壁粉碎是指利用機械或流體動力的方法,克服固體內部凝聚力使之破碎,從而將物料顆粒粉碎至微納米級的操作技術。超微破壁與粗加工粉碎的區別在于,超微破壁可有效破壞白樺茸的細胞壁,從而使白樺茸細胞內部的有效物質更快速滲出和更加充分溶出,從而使人體得到充分吸收,大大提升白樺茸功能的有效性。
而超臨界低溫萃取技術可有效去除白樺茸超微粉末中的粗纖維、灰分等無效雜質,提升白樺茸有效物質的純度,實現白樺茸的精制。在低溫環境下進行萃取,還可有效保護白樺茸中有效物質的活性。檢測顯示,西伯利亞白樺茸吸收率達98%以上;其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比傳統生產方法高出40%-107%以上,完整保存細胞特有的活性和營養成分。
憑借原料和現代化工藝的雙重品質保障,西伯利亞白樺茸一進入中國市場就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近年來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在“一帶一路”、“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聯合合作伙伴星瑞健康產業集團,確保原產地生產、原產地包裝的西伯利亞白樺茸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市場,促進中俄白樺茸產業協同發展,服務更多中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