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愛喝白樺茸茶的李先生近日非常郁悶,9月份從網上購買的白樺茸袋泡茶只用了一半,就發現個別白樺茸袋泡茶里居然有小石子、毛發等異物,與電商溝通多次未果。“店家說他們是從東北的一家白樺茸工廠采購的,在網上代理銷售,現在廠家已經停產不做了,無法退換貨。”李先生無奈地表示。
白樺茸消費信息反饋顯示,像李先生這樣網購白樺茸遭遇維權陷阱的消費者并非個案。由于對白樺茸原來、成品、使用等科普知識了解不多,加之行業標準及規范缺乏,令對白樺茸有需求的消費者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
原料質量辨識難,仿冒價值低
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是一種主要寄生在白樺樹活體上的藥用真菌,分布于北半球北緯40°~50°即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歐、日本北海道、中國黑龍江等高寒地帶。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白樺茸含有200余種有效成分,對糖尿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有較高的健康價值。在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其提取物已開發成醫藥品。由于其有效成分和我國的靈芝相似,且主要產自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人們又稱其“西伯利亞靈芝”。
專家表示,白樺茸的健康價值取決于白樺茸原料及成品的質量。就地域來看,俄羅斯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出產的白樺茸,由于氣候極寒、天然無污染,生長期長,其原料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是我國東北出白樺茸的3-5倍。就生長周期來看,生長期超過10-15年的白樺茸是生長期5-10年白樺茸的1.5倍,生長期5年以下的白樺茸則幾乎沒有健康價值。
“對于那些只是機械性打碎的原料級白樺茸產品和粗加工產品,消費者無法用肉眼辨識其優劣。從市場抽檢來看,存在用5年期白樺茸冒充10年期、15年期白樺茸的現象。”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表示,“甚至有個別商家仿冒俄羅斯西伯利亞白樺茸,事實上,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白樺茸原料出口有著嚴苛條件和限制政策,能夠達到俄羅斯西伯利亞白樺茸成品進口資質和實力的企業也非常少。”
在國內,野生白樺茸產量低,只在我國大興安嶺、長白山等林區有少量出產,且多為粗加工產品、工藝技術落后。一些白樺茸小作坊,將采購回來的白樺茸子實,未經去木屑、精挑、清洗和滅菌處理,直接打碎封裝銷售,產品資質信息不完整。為了提高產量、追求利益,甚至有個別廠家將南方出產的一種類似白樺茸的“樹瘤”作為替代,完全不是白樺茸。
行業專家表示,這些未經質量檢驗和衛生許可的粗加工產品,原料來源不明,消費者使用后不僅對身體健康無益,甚至還存在重金屬污染、農殘等潛在風險。
品類繁多,行業需規范引導
白樺茸是國際市場上普遍認可的大型藥用真菌之一,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科學家對白樺茸進行了長期研究,早在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便宣布其為抗腫瘤物質。在歐洲國家,白樺茸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健康應用價值的“超級食物”,可廣泛應用于功能性食品、植物藥開發。
在我國,白樺茸的相關研究和應用才剛剛起步,處于粗放無序發展狀態。市面上和網購平臺的白樺茸品類繁多,如塊狀白樺茸(原料級產品,需沸水沖泡或煎煮)、白樺茸茶(袋泡茶,沸水沖泡)、咀嚼片、口服液以及白樺茸美妝產品等。由于行業標準缺失,產品標準多為企業內部標準和普通食用菌標準。在技術含量高、工藝先進的俄羅斯進口西伯利亞白樺茸的沖擊下,國產白樺茸市場正呈現高端產品走俏、低端產品日漸萎縮的兩極分化之勢。
以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從俄羅斯原裝進口的西伯利亞白樺茸為例運用了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充分去除粗纖維、灰分等雜質,只保留有效活性物質,200公斤優質白樺茸原料只能提取到1公斤成品,產品粉末達微納米級,可以直接用溫開水沖泡飲用。具備俄羅斯國家證明、原產地證明及衛生許可證明等,在中俄海關及質監部門的共同監督管理下進入中國市場。
與星瑞健康產業集團合作,還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的西伯利亞白樺茸售后服務,解決消費者在購買中、使用中的相關難題。在產品使用上,為消費者提供了專用量杯、定制款溫度計、木質小勺等,確保消費者精準取用,確保沖泡水溫控制在50-60℃,沸水溫度過高會影響白樺茸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幫助消費者正確科學使用白樺茸,最大化發揮白樺茸健康價值,這是很多網購平臺和中小白樺茸企業難以做到的。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相對俄羅斯原裝進口西伯利亞白樺茸,國產白樺茸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產品良莠不齊,致使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更加青睞進口白樺茸。建議相關部門盡早出臺標準和規范,為白樺茸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維護消費者和正規廠家的利益。”
對于消費者來說,要避免網購粗制不正規產品,最好選擇大品牌、售后有保障、正規廠家的產品。同時要結合自身需求,選擇不同技術含量和品類的白樺茸。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白樺茸應用技術的創新,相關標準規范的出臺,未來將有更多品類、更多功能訴求的白樺茸精制產品誕生,從而真正滿足人們更高品質的健康生活,服務“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