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俄建廠 突破原料資源瓶頸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林區,白樺茸是當地居民每天都要煎煮飲用的;在我國東北的一些林區,人們也常常沖泡白樺茸當茶喝。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和俄羅斯藥典記載,白樺茸可用來治療糖尿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尤其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功效。在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野生優質白樺茸價格高昂,供不應求,被譽為21世紀最具開發潛力的大型藥用真菌之一,白樺茸健康價值研究和深加工應用逐漸興起。
“在2012年的一次中俄貿易洽談會上,俄羅斯客商向我們推薦了白樺茸,我們對白樺茸的神奇作用產生了深厚興趣。”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表示。大健康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也是楊波企業的主要投資方向,正需要像白樺茸這樣的優質項目。隨后兩年,楊波及其團隊多次赴俄實地考察,并對國內白樺茸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是一種主要寄生在白樺樹活體上的藥用真菌,吸食樺樹養分而生長,產量極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平均2萬棵白樺樹五年才能長出一顆菌株,菌株生長10年以上才藥效充分。由于無法人工培育,白樺茸屬于野生資源,整個產業對原料依存度較高,掌握優質原料成為白樺茸企業的發展之本。而就全球白樺茸資源分布而言,俄羅斯西伯利亞憑借廣袤的原始白樺林,成為全球白樺茸原料資源儲備最多的地區。由于氣候極寒,西伯利亞白樺茸還具有生長年限長、天然無污染、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點。
經過細致考察及西伯利亞白樺茸進口貿易實踐,2015年,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與俄羅斯白樺茸知名企業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正式達成戰略性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在貝加爾湖畔的伊爾庫茨克建設白樺茸技術研究中心和現代化工廠,憑借俄方企業在當地的供應鏈優勢,“間接”掌握伊爾庫茨克當地大部分優質白樺茸原料,精選生長期10-15年以上年限的白樺茸作為原料,借助現代化學成分檢測技術嚴把質量關。
技術創新 打造消費者放心品牌
國內白樺茸行業,不僅面臨原料短缺、原料質量低等“根本性”難題,還面臨加工設備落后、工藝技術粗放、產業化規模化程度低等不利局面。據介紹,國內白樺茸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和個體小作坊,市面上在售的國產白樺茸,也多為原料級和粗加工產品,原料簡單機械性打碎即裝盒上市,用沸水反復沖泡飲用最后倒掉殘渣,白樺茸有用物質利用率低下,健康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更導致珍稀資源白樺茸的大量浪費。
如何打破國內白樺茸低水平發展局面,提高白樺茸健康應用價值?這也是中俄白樺茸跨境合作需要攻克的一大難題。中俄白樺茸研發團隊共同探索,率先將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運用于白樺茸有效成分的萃取,創新開發100%水溶性白樺茸提取物產品。區別于傳統白樺茸產品,該產品超微粉末達微納米級,充分去除粗纖維、灰分等無用雜質,只保留白樺茸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用溫開水沖泡可以完全溶解、無任何殘留,即沖即飲,從而實現白樺茸的高效利用。在俄羅斯,該白樺茸產品可直接作為天然植物藥用于糖尿病、腫瘤等疾病治療,藥店亦有銷售,同時作為天然藥用真菌產品出口至中國、韓國等國家。
“我們引進了世界先進的超微破壁設備、超臨界萃取設備,并通過一系列技術實踐掌握了最大化保留白樺茸有用物質及其活性的工藝規程,獲得俄羅斯國家證明,成功實現無菌化和自動化生產。”楊波表示。為了防止產品在中國市場被仿冒,西伯利亞白樺茸的包裝盒上還印制了防偽識別碼,消費者掃碼可以查詢到西伯利亞白樺茸俄羅斯國家登記證明、俄羅斯原產地證明、俄羅斯植物檢疫證明、中國海關貨物報關單、中國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等資質信息。
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藥用真菌白樺茸還是一種新興事物。很多關于白樺茸的科普信息,很多來自白樺茸廠商的星零介紹,專業度低且不系統。近年來,中俄白樺茸企業還啟動了“一帶一路,健康中國”項目,通過學術研討會、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幫助更多人正確認識白樺茸,提高白樺茸在中國的消費普及,讓中國消費者使用上真正放心的正規西伯利亞白樺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