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已成心梗高發人群
據統計,中國每年猝死人數超50萬,而IT工程師、網店店主、醫生各種職業,以及年輕人群更是常見,而歸根結底,與下面幾種原因有關。
1、具有基礎性心臟疾病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不怎么注意身體的,而對于一些體檢之類的更是少去,然而部分年輕人可能會因為沒有及時發現一些心臟疾病,從而忽略了防治而導致猝死的出現。
2、過度勞累
現在很多人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整天忙于工作、學習,而身體中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于功能失調的狀態,再加上沒有好好吃飯,就容易導致心律不齊的出現,從而誘發心源性猝死。
3、熬夜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熬夜,例如加班、玩手機、打游戲……然而如果長期熬夜的話,也是容易導致人體心律失常的出現的,甚至容易形成血栓,誘發猝死。
4、久坐
現在生活節奏比較快,而很多人在生活中但也是沒有什么時間可以進行的運動的,體重自然也就上升了。而長期的久坐對于身體危害更大,容易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從而更容易出現猝死的情況。
5、抽煙喝酒
隨著生活的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是改善了不少,而抽煙喝酒更是成為了很常見的事情。然而我們要知道的是,抽煙會傷害血管,從而導致動脈硬化,增加猝死的風險。而過量的喝酒對身體危害也不小,會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血管出現意外的幾率上升。
年輕人逞強好勝也成為心梗猝死的一大誘因。據統計在2015至2017年的三年中,國內馬拉松賽事共發生14起運動猝死事件,其中大部分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相關運動和醫學專業人士分析原因時認為,一是由于平時的運動量不夠,二是由于年輕人血氣方剛,認為自己堅持一下,能夠扛過去。
心梗有征兆、切勿幫倒忙
很多人覺得心梗發生得太突然,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心梗來臨之前,身體往往會發出求救信號。一是感覺到胸前心口處有持續緩慢的疼痛,這是心肌血液流通太慢造成的。二是心絞痛,如果之前就患有心絞痛,但是這幾天心絞痛沒有緣由的加重了。發作的頻率也比以前更加的多了,這種時候就要小心了。長期的心絞痛發作時心肌梗死最大的一個特征。三是肌肉明顯的疲軟,渾身無力。在一個人沒有明顯的熬夜,干體力活和生病的時候,肌肉一般是不會無緣無故的酸痛的。如果及時休息后沒有好轉,就是疾病發生的先兆。
專家表示,除了了解這些征兆外,當心梗發生時,我們還要掌握專業的急救方法。一旦急救措施不當,反而會“幫倒忙”!
“幫倒忙”之一:扶起來
有些心梗患者發病時會因為胸痛倒地,這時很多人會把患者扶起來,喂兩口水胡擼胡擼后背。這樣做很要命。專家表示,在何處發病都要立即平躺。因為心臟每分鐘都在不停的做功,所以它是全身需要供血最多的地方,而平臥時身體供應給心臟的血液是最多的。
“幫倒忙”之二:給錯藥
在等待急救車來這段時間,很多家屬都會給患者來一片硝酸甘油,吃一片胸痛不緩解,于是連著再來好幾片。專家表示,這時吃硝酸甘油沒錯,但不應過多的服用。心臟有三支冠狀動脈,如果是右側冠狀動脈閉塞,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這是因為右側冠狀動脈在心臟中擔任了往肺中輸血的重要任務,當右側冠脈發生心梗之后,會造成右側冠脈、左側冠脈和肺的供血全都減少,也就沒那么多血往全身走了,所以血壓就會低。而硝酸甘油的作用機制是擴張血管,所以這時候再吃硝酸甘油就會使血壓越來越低。
“幫倒忙”之三:選乘120外的交通工具
有這樣一個統計數字,心梗患者比腦卒中患者發病后平均晚到醫院2小時,這是因為腦卒中癥狀明顯,能看到肢體不能動、口歪眼斜的癥狀。而心梗由于疼痛往往不劇烈,所以很多人卻都是選擇忍著。而且70%的患者不是急救車送來的,在心內科門急診也經常見到很多患者是坐公交、打車、騎車來的。應對心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第一時間打120,選擇急救車爭取搶救時間。
年輕人預防心梗需要注意啥?
1、戒煙限酒
吸煙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易引發血管痙攣,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2、健康飲食
遵循“四少三多”的原則,少糖、少鹽、少脂肪、少淀粉;多蔬菜、多水果、多蛋白質。避免暴飲暴食。
3、積極運動鍛煉
避免久坐,可考慮散步、游泳、快走、打太極拳等運動。游泳、快走等都是鍛煉心血管的方式。
4、定期體檢
尤其是都市白領群體,要注意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控制體重,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5、自我減壓
雖然適當的壓力能調動人體機能和神經系統積極運轉,但壓力不能太大,時間不能過長。張弛有度的生活節奏,規律的作息,對緩解壓力都有幫助。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中國網、搜狐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