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癆就是肺結核
肺癆就是肺結核的另外一個稱呼,是由于結合桿菌感染了肺部從而引發的,通常的癥狀是會出現劇烈咳嗽,胸痛,胸悶痛的癥狀的,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由于古時醫學技術有限,人們對疾病的認知并不科學,這就造成肺結核在當時成為了不治之癥。在《慶余年》劇中便出現了諸多肺癆治療誤區:不允許女主吃雞腿(過于清淡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閉門不出緊閉窗戶(女主缺乏運動身體機能下降,無法呼吸新鮮空氣)等。
肺結核分為原發型肺結核(Ⅰ型)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其中,原發型肺結核(Ⅰ型)為肺內滲出病變、淋巴管炎和肺門淋巴結腫大的啞鈴狀改變的原發綜合征,兒童多見,或僅表現為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腫大。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和慢性或亞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兩型。
在病情分期上,分為進展期、好轉期和穩定期。在進展期,新發現的活動性肺結核,隨訪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現空洞或空洞擴大,痰菌檢查轉陽性,發熱等臨床癥狀加重;在好轉期,隨訪中病灶吸收好轉,空洞縮小或消失,痰菌轉陰,臨床癥狀改善;在穩定期,空洞消失,病灶穩定,痰菌持續轉陰性(1個月1次)達6個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連續轉陰1年以上。

肺結核有哪些診斷方法?
目前臨床上診斷肺結核的方法大致有5種,涉及到影像、痰檢、抽血、病理活檢等。
1、痰液檢查
肺部是與外界相通的器官,通過呼吸的作用與外界進行著氣體交換,有些肺結核的患者,病灶內的結核分枝桿菌可以通過痰液排出體外,進而感染其他人,醫學上可以通過這些患者的痰液判斷是否存在肺結核,比如痰抗酸涂片、痰分枝桿菌培養等。
2、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部影像學檢查是一種常用的肺結核診斷方法,主要是胸片或胸部CT,如果患者肺部存在結核病灶,通過胸片或胸部CT就可以發現肺部的異常,一般情況下,肺結核的病灶常發生于兩肺的上葉,并且往往呈滲出性改變且伴有空洞,所以檢查時醫生要重點判斷。
3、抽血檢查
結核桿菌在人體內活動時,會對身體造成一系列的影響,尤其是血液方面的變化,所以通過抽血可以判斷是否感染結核病,比如血清結核抗體、血結核PCR、T-SPOT等。
4、氣管鏡檢查
很多肺結核合并支氣管結核,這是一種氣道內的病變,通過氣管鏡可以查看氣道內是否存在結核病變,必要時可以通過氣管鏡下活檢診斷,當然了,有些患者即便氣道內沒有病變,也可以通過氣管鏡對相應病變的支氣管進行灌洗、刷檢,有利于進一步明確診斷。
5、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
這是一種有創的檢查方式,通過CT掃描定位肺部病灶,進而通過穿刺針對病變部位穿刺活檢,如果是結核性病灶,隨后的穿刺病理會有相應的提示。

預防肺結核需要注意啥?
如果我們身邊有結核病患者,應該如何避免被傳染呢?
第一,接種疫苗,這是一個預防疾病的很有利的武器,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在新生兒時免費接種卡介苗,這可以有效預防兒童重癥結核病的發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傳染。
第二,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尤其是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教室、集體宿舍等。
第三,當要進入較高危險場所時,比如醫院、結核科門診,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第四,雖結核病是一種傳染病,很多人都被感染結核菌,但被感染者一生發生結核病的幾率為10%。發病與否與機體的免疫力密切相關,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做到飲食均衡,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愉悅的心情,增強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響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篩查結核病。
免疫力低下的人和肺結核高危人群,還可以經常使用白樺茸。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記載,據學者考證,早在十六、十七世紀,白樺茸就是前蘇聯各共和國、俄羅斯、波蘭、日本 等國的民間藥用真菌,當地居民廣泛利用其子實體泡水當茶飲用來防治多種疑難雜癥,其中包括用白樺茸來治療結核病、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蛔蟲病及病毒性疾病等。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家庭醫生在線、齊魯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