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奧茨攀登阿爾卑斯山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他可以被看作歷史上第一位著名登山家,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行。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奧茨隨手攜帶了一個取材自落葉松和榛樹的背簍,兩個樺樹皮容器,其中一個用于裝取暖的木炭,以及一些白樺茸,還有一些用途不明的東西,包括一個流蘇狀的小物件和一對羚羊角。奧茨腹中的食物殘渣表明,他最后吃了燉肉、蔬菜和單粒小麥。
那么問題來了,“冰人奧茨”為什么會攜帶白樺茸?對此,專家們進行了種種猜測。“用來取火”是人們最容易聯(lián)想到的,在寒冷的冰雪世界,氣溫極低,尤其在夜里,取暖至關重要。登山者隨身攜帶的木炭數(shù)量有限,他需要就地取材,寄生在白樺樹上的白樺茸成為他的理想選擇,白樺茸子實水分含量低、質地堅硬,易于燃燒且燃燒持久,能夠持續(xù)“供暖”。
在寒帶原始森林中,白樺林隨處可見,然而白樺茸并不容易獲得。一是它的產(chǎn)量較低,只有當樺樹表皮受損后,其菌株才能夠附著并寄生;二是它的生長周期漫長,要形成較大的塊型需要10年之久。相對來說,松塔、針葉、樹皮等更加容易獲得,且燃燒效果更佳。在“冰人奧茨”生命的最后時刻,為什么還保留著白樺茸?對于這一謎題,同樣生活在極寒環(huán)境的西伯利亞人或許給出了答案。
居住在西伯利亞北方的居民,至今仍保留著傳統(tǒng)的生活習慣,以狩獵、伐木為生。但他們并不是拿白樺茸當取暖材料,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健康飲品,幾乎天天飲用。他們將采集回來的白樺茸切成細塊,或直接嚼食,或用沸水沖泡飲用,或用水煎煮成白樺茸茶,反復飲用,最后倒掉殘渣。因為這是“祖輩”傳下來的“養(yǎng)生秘方”,沖泡飲用白樺茸可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據(jù)學者考證,早在十六、十七世紀,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白樺茸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癥,如各種消化器官癌病、心臟病、白血病、糖尿病等,都顯示出極好的效果。據(jù)伊爾庫茨克國立醫(yī)科大學植物學教程及生物教研室發(fā)布的《白樺茸的醫(yī)療性能及應用》研究論文中記載,白樺茸作為古老的民間醫(yī)用藥劑,在很久以前,俄羅斯歐洲部分的西北部居民和西伯利亞居民,就利用白樺茸治療胃腸疾病和癌癥疾病,俄羅斯草藥學家編著的各種藥書和民間手冊,都記述了它的神奇療效。
關于史上第一位登山家“冰人奧茨”,仍有諸多謎題待解,但關于白樺茸的研究已日漸明朗。1955年,莫斯科醫(yī)科院宣布樺褐孔菌(白樺茸)為抗腫瘤物質,政府批準其可用于醫(yī)藥品開發(fā),是俄羅斯醫(yī)學科學院布洛欣腫瘤醫(yī)學中心推薦使用的;日本權威研究機構的研究表明,白樺茸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糖,其中最主要的是β-葡聚糖。不論是水溶性多糖或非水溶性多糖,均證實具有良好的抗癌、降血糖、免疫賦活作用。
近年來,白樺茸也受到了國內(nèi)研究機構的關注。以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fā)有限公司原裝進口俄羅斯西伯利亞白樺茸為研究對象,北京市中醫(yī)研究所開展了“西伯利亞白樺茸提取物對人胃癌等細胞株的體外干預研究”,研究表明,西伯利亞白樺茸提取物可明顯抑制胃癌等五種腫瘤細胞增殖,引起我國醫(yī)學界、健康產(chǎn)業(yè)界極大關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白樺茸提取物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力、抗炎抗病毒、改善胃腸道功能以及輔助治療腫瘤、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健康價值。
時至今日,西伯利亞原住民仍保留著日常食用白樺茸的習慣。而“冰人奧茨”的發(fā)現(xiàn),讓人們將白樺茸的歷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有研究人員認為,奧茨不僅使用白樺茸來生火,作為一種便于攜帶的點火材料,還用來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促進愈合傷口,治療腸道寄生蟲。白樺茸的便攜性、藥物價值和多種實際用途,使它成為陪伴奧茨到最后的“隨葬品”。
俄羅斯聯(lián)邦社會民族醫(yī)療研究院副院長果爾捷娃·拉伊薩·瓦西里耶夫娜表示,在俄羅斯的慢病防控中,西伯利亞白樺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醫(yī)學研究機構和大學開展了多項白樺茸的研究與開發(fā)。在俄羅斯,白樺茸的相關產(chǎn)品被直接用于或輔助治療許多惡性腫瘤、慢性病領域的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肝病、胃病等,是極具開發(fā)潛力的大型藥用真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