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中風風險明顯增加
研究者之一、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副教授余燦清表示,此次研究分析顯示,平均隨訪9.6年期間,每周至少3天出現早醒、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困難、白天困倦等失眠癥狀的中國成年人,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分別為7%、9%、13%。失眠癥狀越多,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越高。與沒有失眠癥狀的人相比,有1個、2個或3個失眠癥狀的人,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分別增加7%、10%、18%。而且,有失眠癥狀的人發生心肌梗死、中風(腦卒中)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盡管失眠在老年人群中發生率更高,但研究發現,年輕人失眠與心血管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聯更密切。另外,失眠對之前沒有高血壓的人來說,害處也很大。
余燦清表示,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有些人是主動失眠,有些則是被動失眠。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長期睡眠不好或熬夜的人,生物節律都會被打亂。睡眠不足會進一步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人體內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高,促進炎癥反應,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并增加相關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因此,失眠患者應盡早予以臨床干預,以減少其對機體的損害及各種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失眠不僅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對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會令病情反復發作,乃至加重,長此以往,持續高血壓還會傷害心臟與大腦,加重左心室的負擔,導致心肌肥厚,出現心臟擴大、呼吸困難等心功能不全癥狀。可見,不管是健康人群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都需要保證充足優質的睡眠。
影響睡眠的四種因素
1、睡覺前吃東西
食物在胃內至少需要三個小時的時間完全被消化,若睡覺前暴飲暴食,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會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睡覺前抽煙、大量的喝酒、濃茶以及喝咖啡會讓大腦變得異常興奮,不能進入休息狀態。若是實在餓得不行,可以喝一杯西伯利亞白樺茸緩解饑餓感,而且可增強免疫力促進睡眠質量。
2、睡眠環境差
床上用品、臥室溫度、周圍聲音以及光線都會影響到睡眠質量。調整合適的臥室溫度和光線,保持安靜狀態,盡量選擇舒適的床上用品。另外,被子的薄厚度也要合適,注意床上用品的清潔和衛生,床墊上容易藏有大量塵螨,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或瘙癢,從而降低睡眠質量。至少每個月清洗一次。
3、心情太復雜
精神壓力過大,過度興奮,緊張或者抑郁、處于消極狀態等會導致入睡障礙。雖然躺在床上,但是大腦處于清醒狀態。越是視力過多睡不著的話,睡覺前可以做做小功課,可花時間想一想今天做的事情或者計劃明天時間表。也可選擇輕松愉悅的書籍聽聽輕音樂來緩解心情。
4、睡眠姿勢不對
不同的睡眠姿勢有不同的優缺點,同時也會對身體帶來不同影響,從而影響睡眠質量。側著睡覺能伸展脊柱,緩解背部疼痛。平躺著睡覺,能讓背部肌肉和脖頸部處于自然放松狀態。盡量不要蜷縮著或者趴著睡覺,不然對肌肉和關節帶來壓迫。
睡眠時間太長有6大危害
專家表示,7個小時是最理想的睡眠,不宜睡太短,也不能睡太久。相關研究發現,睡太久會有以下6個健康危害,一起了解下。
1、更容易引起疲勞
經過了一晚上睡眠后,關節和肌肉變得松弛,醒來后立即活動能增加氣場力,而且能為肌肉提供充足血液供應,讓肌肉和骨骼組織處于修復狀態。另外也能消除在肌肉中堆積的代謝產物,幫助肌肉組織恢復運動狀態。若是睡眠時間過長的話,會讓肌肉組織錯過活動時機,醒來之后容易感覺到疲勞。
2、妨礙神經系統功能
睡眠時間太長會讓睡眠神經中樞一直處于興奮狀態,抑制其他神經中樞,減慢活動恢復功能。起床之后感覺到頭昏腦脹,而且沒有精神,甚至引起神經功能紊亂。
3、傷胃
長期躺在床上會減少活動時間,對胃部帶來不同程度損傷。因為胃部食物排空需要一段時間,當胃部食物排空后,胃液仍然在分泌,若沒有及時吃飯的話,胃液會對胃黏膜帶來刺激,影響消化功能。
4、讓身體變得更加虛弱
處于休息狀態中心臟也會跟隨著休息,心臟排血量和收縮力都會有所下降,若睡眠時間太長會破壞心臟休息以及運動規律,讓心臟收縮乏力,稍微運動就會導致心慌乏力,讓身體變得更加虛弱,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容易受到病原體入侵。
5、導致思維遲鈍以及膽囊結石
睡眠時間太長會讓大腦長期缺乏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讓大腦思維變得異常遲鈍,減慢對事物的反應能力,而且影響認知能力。另外早晨最好的進食時間是上午7:00~8:00,若睡眠時間太長的話,早晨不能正常進食,分泌的膽汁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增加患上膽囊結石幾率。
6、引起身體肥胖
睡眠時間太長,活動量勢必減少,所吃的營養物質得不到消耗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從而引起身體肥胖。肥胖又會誘發多種疾病,比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血脂。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家庭醫生在線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