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居多 男性三分之二
2019年流行病學統計,我國每年肺癌的發病率約50-60/10萬,每年新發肺癌病人近80萬,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占三分之二左右。從病理細胞學分型,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根據基因狀況,肺癌分為基因突變型、基因野生型兩種。
肺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居于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一位,我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超過60萬。肺癌在早期獲得診斷的情況下,5年生存率可高達90%以上,但是現實中,很多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而Ⅳ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5%。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或者一些癥狀不具備特征性,容易被患者忽略,是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
肺癌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常出現慢性咳嗽、血痰、咯血、氣短、哮喘、喘息、不明原因的發熱等癥狀。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除非是有意識地節食減肥,若短時間內體重快速下降,也可能提示有腫瘤。體重的變化是一個報警性信號,不僅適用于肺癌,也適用于幾乎其他所有癌癥。
肺癌有哪些危險因素?
1、吸煙
吸煙導致肺癌是大多數人都熟知的。專家建議,55歲-75歲、每年抽煙超過20包的高風險人群,應該開展早期腫瘤篩查,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腫瘤標志物的測定、低劑量CT篩查等。
2、職業和環境接觸
肺癌是職業癌中最重要的一種。估約10%的肺癌患者有環境和職業接觸史。現已證明以下9種職業環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發生率:鋁制品的副產品、砷、石棉、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長期接觸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空氣污染,特別是工業廢氣均能引發肺癌。
3、電離輻射
肺臟是對放射線較為敏感的器官。電離輻射致肺癌的最初證據來自Schneeberg-joakimov礦山的資料,該礦內空氣中氡及其子體濃度高,誘發的多是支氣管的小細胞癌。美國曾有報道開采放射性礦石的礦工70%~80%死于放射引起的職業性肺癌,以鱗癌為主,從開始接觸到發病時間為10~45年,平均時間為25年,平均發病年齡為38歲。
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
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等患者,支氣管上皮在慢性感染過程中可能化生為鱗狀上皮致使癌變,但較為少見。
5、遺傳等因素
家族聚集、遺傳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謝、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在肺癌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許多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可能在對環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個體中起重要作用。
6、大氣污染
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后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有關。大氣污染與吸煙對肺癌的發病率可能互相促進,起協同作用。
預防肺癌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為了減少肺癌的發病,提高肺癌生存率,減輕肺癌帶來的危害,我們首先要學會如何預防肺癌。
1、控制體重
除了肺癌,超重和肥胖還會導致多種癌癥的發病率增加,如結腸癌、食管癌、胰腺癌、直腸癌、女性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等。另外,多個研究顯示,有目的的控制體重會減少肺癌、絕經女性發生乳腺癌及其他癌癥的風險。
2、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除了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改善身體代謝,維持健康的體重,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能減少肺癌等癌癥的發病風險。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者75分鐘高強度的運動。如果能把運動時間均勻分布在每一天就更好了。
3、合理飲食
有證據表明,食用較多紅肉、加工肉類、精加工谷物和含糖飲料的人群容易得肺癌及其他癌癥,也容易得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平時,我們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少喝汽水、運動飲料、調制的果味飲料等含糖飲料;多用糙米代替精白米,多選全谷面包代替精加工的面包,少吃糕點、糖果等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
4、戒煙限酒
長期抽煙或吸二手煙、三手煙的人容易得肺癌;長期過度飲酒的人容易得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而抽煙、喝酒同時進行的人,就更容易得口腔癌、喉癌和食管癌了。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免受二手煙、三手煙的困擾,我們一定要戒煙。而長期過度飲酒的人,應該控制喝酒的量,建議男性每天攝入酒精量要<25g,女性每天攝入酒精量要<15g。
5、常喝白樺茸
對于高危人群來說,經常使用藥用真菌白樺茸也有助降低肺癌的發生。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研究人員應用MTT實驗觀察到白樺茸中含有抵抗突變作用的活性成分樺褐孔菌醇,對于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株的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研究還發現,從白樺茸中分離得到的多糖能夠降低 A549細胞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末端激酶/磷酸肌醇等的表達水平,并抑制A549細胞核因子的核轉位,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達水平和活性,從而抑制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的侵襲和遷移。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齊魯晚報、中國經濟網、澎湃新聞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