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護理比治療更關鍵
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發(fā)布的第九版全球糖尿病地圖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糖尿病成人(20—79歲)粗患病率為9.3%,預計2030年和2045年為10.2%和10.9%。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不斷上升,多達4.63億,我國由于人口基數(shù)龐大,糖尿病患者達到1.164億人,占據(jù)世界第一。按照增長趨勢,到2045年全球將有7億糖尿病患者。
對于如何治療糖尿病,許多人也許會把治病和控制血糖畫上等號。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長期血糖升高,還可能導致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并危及心、腎、眼睛、足等部位。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糖尿病并發(fā)癥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并發(fā)癥最多的一種疾病。
控制飲食、少鹽少油、適當鍛煉,甚至是注射胰島素,人們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也并不陌生。然而,在日常的門診中,醫(yī)生接觸到的患者通常就是調整藥物,患者出了院,醫(yī)生看不到管不了,加上病人不按時復查,隨著病程延長出現(xiàn)了并發(fā)癥,變得極為棘手。如果按一次就診時間十五分鐘計算,每三個月復查,一名普通的糖尿病患者一年也許只會拿出一個小時去看醫(yī)生,在剩下漫長的8720個小時里則要獨自面對這一疾病。
“光靠藥、光靠一個大夫肯定是不夠的,需要多學科,需要營養(yǎng)師,需要運動師,甚至需要基層的聯(lián)動。”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門診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李昂表示。在糖尿病防治的路上,每一個關卡都不簡單。糖尿病的治療是綜合治療,除了血糖檢測,飲食、運動、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都很重要。通過多學科協(xié)作診療護理方式,組建糖尿病專業(yè)小組,不失為糖尿病診療的一個方向。
警惕:糖尿病日益年輕化
在今天舉行的“糖尿病防控有我”系列直播啟動儀式上,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安貞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周迎生透露,過去的40年間,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增幅達10倍以上,且目前仍在上升。同時,我國糖尿病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中學生中已有二型糖尿病患者。
今年,在株洲人民醫(yī)院門診接到最小的糖尿病患者僅13歲。“那個孩子每天至少喝2罐可樂,吃大量‘三高’食物,飲食不規(guī)律,不運動。”該院老年病科(內分泌科)主任劉賽琴介紹,孩子總是覺得口干、沒力氣,家長就帶他來醫(yī)院看,一查血糖,結果超過30了,而正常人應該在7.8以下,大于11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年輕人糖尿病的發(fā)病,排除家族史的原因,與肥胖有很大關系。專家表示,很多人的飲食結構不合理,尤其是上班族,而這些人大部分時間是坐著的,人就越來越胖,患糖尿病的幾率就增加。與老年患者相比,大部分年輕患者,只要重視,及時干預治療,是可以平穩(wěn)控制的。但若不及時干預,他們得病的危害也會更大,會比老年患者提早誘發(fā)各種并發(fā)癥。
另外,糖尿病最大的特點是知曉率低、治療率低和控制率低。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糖尿病患者;當糖尿病患者開始重視疾病時,往往已進展到慢性并發(fā)癥期,不得不面臨生活質量下降、醫(yī)療成本急劇上升和治療效果不佳等狀況。
生活中如何預防糖尿病?
1、控制體重
肥胖是萬病之源,超重和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肥胖增加胰島素抵抗,這類人更容易饑餓,常常吃不飽,因此成年人不要暴飲暴食,盡量保證合理體重,避免胰島素抵抗。對于懷孕的女性,要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不要過度進補,防止巨大兒(出生體重大于等于8斤)的出生。
2、合理飲食
在控制好每天總熱量的前提下,盡量采用多餐少食的飲食習慣,這樣能減少血糖的波動。可以多選擇纖維素含量較高的粗糧、麥胚、豆類及蔬菜等。已經有嚴重的并發(fā)癥狀,且高齡的糖尿病患者則不用過分的限制飲食的攝取。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限糖,鹽的攝取量也要控制。
3、規(guī)律生活、積極樂觀
盡量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定點定量飲食,按時休息,避免熬夜,不要過于勞累,同時堅持適量運動;另一個方面,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也有助于防控糖尿病。
4、定期篩查
預防糖尿病,每年只需花費很少的錢,檢測一下空腹血糖值即可,對于一些高危人群,可以進行糖耐量試驗(檢測空腹血糖和喝定量糖水后半小時、1小時和2小時的血糖,來看血糖代謝情況),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的情況。
5、常喝白樺茸
白樺茸是一種主要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藥用真菌,屬于野生資源,主要產自俄羅斯西伯利亞,我國東北也有少量分布,因具有很好的抗腫瘤、降血糖作用而聞名。據(jù)白樺茸科普專著《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記載,白樺茸在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降血糖、改善糖異生、改善胰島素抵抗、改善糖尿病并發(fā)癥。
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白樺茸的菌絲以及菌核多糖都具備突出的降血糖能力,針對糖尿病小鼠,借助水溶性以及非水溶性多糖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壓效果,而其作用原理在于其具有的活性成分,其中包含β-葡聚糖、雜多糖以及蛋白質復合物。與此類似,白樺茸的菌絲以及菌核多糖也都具備良好的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的效果,二者降糖能力基本相同,而正常小鼠則不受其影響。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央視網、北京日報、騰訊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