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吞咽困難查出食管癌
前段時間,余師傅吃東西吞咽時,喉嚨不太舒服。他本來以為是感冒,扁桃體發炎了,但過了大半個月,情況不僅沒改善,胸口也開始有點疼。他來到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經檢查后被診斷為食管癌。經過手術,余師傅恢復良好。
醫生詢問余師傅時,發現他有一個生活習慣——愛吃過燙食物。他每天早晨要喝很熱的稀飯,每天晚上要喝很燙的湯。“我們家的湯基本上是滾燙的,要是稍微溫一些,我就覺得不舒服。”余師傅說。
對此,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陳廣提醒,長期飲烈性酒、熱食熱飲、進食過快、口腔不潔往往是發生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預防食管癌應改變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減少吸煙和喝酒,不要吃過燙的食物,做好食物的防霉去毒,多吃水果蔬菜。有泛酸、吞咽不舒服、胸部疼痛感的癥狀,家族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病史的人群,最好進行早期的食管癌篩查。
食道癌有8個早期癥狀
1、吞咽口難
食道癌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是吞咽困難。人們常常感到食物好像卡在了喉嚨或胸部,有時候會有窒息感。在食道癌早期,吞咽困難通常是輕度的,隨著腫瘤的發展,吞咽困難可能會加劇,因為腫瘤會在食管內和沿食管生長,從而使食管狹窄。
2、體重減輕
許多食道癌患者體重會突然減輕,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人們由于吞咽困難而進食減少,他們還可能改變飲食,以減少固體食物的攝入,選擇流質食物。此外,癌癥通常會導致食欲下降。
3、胸痛
胃酸反流,胃灼熱或胃食管反流疾病均可引起胸痛,但胸痛也是食管癌的癥狀,有時食道癌患者會在胸中央感到疼痛或不適。如果疼痛持續出現而且排除了其他原因,則食管癌的風險非常大。
4、打嗝
食管癌比較不為人知的癥狀之一是經常打嗝。打嗝通常在進食后或飲用某些飲料后發生。但是當打嗝頻繁發生時,可能表示嚴重的疾病。食道癌可從食道擴散到迷走神經或其他神經,隨著癌癥的惡化,打嗝變得越來越普遍。
5、咳嗽和聲音嘶啞
發生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咳嗽可能會暫時緩解喉嚨的瘙癢感,也可以能是腫瘤生長引起的損害,有時候這種損害非常嚴重,以至于咳嗽時會出現粘液甚至血液。聲音嘶啞通常是由于食道損傷或癌癥擴散到負責喉部的喉神經所致。
6、黑便
食道癌患者有時會有黑色的大便,這是由食道出血引起的,血液沿著食道進入胃和消化道。在某些情況下,失血嚴重會引起貧血。如果發現有黑便的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
7、骨痛
食道癌患者有時會出現疼痛,有時候也會有骨痛的癥狀,這表明癌癥已經轉移到骨骼中。該病還可能導致高鈣血癥,這會大大削弱骨骼,導致骨頭疼痛和其他癥狀,例如肌肉無力和沮喪。
8、消化不良
食道癌會刺激胃和消化道,導致消化問題。例如,食道的血液會對胃有影響。此外,經常發生胃酸反流的人更容易患上食管癌,而且胃酸反流通常會大大加重食管癌的癥狀,并使之更加痛苦。
日常預防食道癌注意這幾點
1、遠離亞硝胺與霉菌
亞硝胺與食管癌的關系密切,霉菌能增強亞硝胺的致癌作用。要禁食隔夜蔬菜、腐爛水果、發霉的糧食、市售的咸魚咸肉和腌菜,以及煎、炸、烤的食品。飲水要注意水源,自來水也要防被污染,否則也會致癌。
2、禁煙限酒
吸煙的致癌面廣,形成癌癥可引起消化、呼吸、泌尿系的癌癥。長期大量飲酒難免不食入致癌物。有的酒含亞硝胺、黃曲霉素等致癌物,還有醛醇等間接致癌物。
3、改善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與食管癌有關系。蛋白質缺乏會出現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惡變;脂肪缺乏時有礙必須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影響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調中常破壞大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常喝白樺茸,白樺茸富含多糖、樺褐孔菌醇、黑色素等多種抗腫瘤物質,長期使用無毒副作用。
4、補充微量元素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鐵、鉬、鋅、錳、硒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2、C;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群可在醫師的指導下,補充相關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藥物來預防。
5、忌吃粗、燙,細嚼慢咽
食物過燙、過于粗糙以及進餐太快會使食物不能進行充分的咀嚼,顆粒粗糙、溫度較高的飯菜,很容易損傷本身就很脆弱的食管黏膜上皮,使其破潰,進而發生形變而致癌。
6、積極診治一般食管疾病
患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賁門失弛緩癥等,由于組織學改變、功能變異、局部受刺激,容易惡化形成癌癥。一定要密切觀察、積極治療和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每年一次的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食管癌至關重要的手段。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瀟湘晨報、騰訊網、搜狐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