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的夢想之旅
“自2015年赴俄與俄羅斯合作伙伴共同投資建廠至今,我們走進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已經五年了。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從原始森林中尋找到白樺茸,再經過選料、破壁、萃取等一系列現代化加工工序及中俄海關嚴格的報關審批,最后送到3000公里之外的中國消費者手中,絕非易事。”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表示。
在正式投資之前,楊波考察俄羅斯白樺茸行業達三年之久,多次深入西伯利亞原始森林腹地,對當地原料資源進行摸底。原始森林地形復雜,人跡罕至,常有猛獸出沒,每次進入林區,他都要重金聘請當地有經驗的獵人和安保人員。再將采集回來的原料和國內產的白樺茸原料進行檢測對比,評估質量優劣,最終確認西伯利亞野生白樺茸子實中含有的有用成分更豐富,也沒有任何農殘重金屬污染等,更純更天然。
回顧、檢閱西伯利亞白樺茸五年來取得的成果,在楊波看來,“挑選到真正優質的好原料,尋找到誠信可靠的合作伙伴是取得一切成績的基礎。”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的俄方合作伙伴——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是當地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白樺茸企業之一,掌握著當地豐富的原料資源,在白樺茸有用物質的萃取技術和現代化工藝上國際領先。中俄企業的這次合作,還直接帶動了當地500余人就業,成為當地的示范性企業。
產品與技術創新永遠在路上
技術和工藝的持續創新,推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則是中俄企業合作投資白樺茸帶來的另一個重要成果。一是只選擇生長年限在15年以上、成分檢測優級的白樺茸投料,進行原料品質升級;二是率先將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用于白樺茸提取物萃取,開發出100%水溶性白樺茸提取物產品。并在白樺茸產品包裝、使用工具、使用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究,提出定量、定時、定溫等白樺茸使用新標準。
“該產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白樺茸茶,而是白樺茸有用成分的提純物,200公斤原料只能提取到1公斤成品。因此極為珍貴,要定量使用,每次使用0.5克即可;而且最好用50-60℃的溫開水沖泡飲用,沸水溫度過高會影響有用物質的生物活性,降低其健康價值。”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董事長巴沙表示。
楊波不僅赴俄投資白樺茸,還把俄羅斯白樺茸引進至中國市場。“白樺茸又稱樺褐孔菌,寄生在樺樹上,是一種主要生長在高寒地區的大型藥用真菌。雖然中國知名度不高,但卻是俄羅斯人眼中的‘寶貝’,俄羅斯人研究和使用白樺茸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我們在經營俄羅斯白樺茸同時,也希望推動國內白樺茸產業的發展。”
在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支持下,近年來,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有限公司啟動實施“一帶一路,健康中國”項目,促進中俄白樺茸經貿合作;參與主辦中國-俄羅斯健康醫學與慢病防控高峰論壇,邀請俄羅斯專家分析白樺茸研究成果;多次舉辦白樺茸科普宣傳活動和公益活動,與北京市中醫研究所聯合開展白樺茸研究課題,積極推動行業協會、行業標準等的制定。在西伯利亞白樺茸的引領下,國內白樺茸產品日益豐富,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加入其中,行業總體規模超過10億元,漸成我國藥用真菌領域最受關注的細分品類之一。
楊波表示,“白樺茸行業在中國方興未艾,品類還比較單一,技術還需持續創新,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醫藥品等的開發上還有很大空間,前景廣闊。這五年來,我們和俄羅斯合作伙伴聯合攻關,不斷探秘,已經有了一些新的技術儲備和新產品儲備,未來將陸續投放市場。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這一歷史節點上,我們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中俄健康產業跨境合作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