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庫茨克是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的首府,擁有300多年的城市史,是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城市、交通和商貿樞紐,也是東西伯利亞第二大城市。俄羅斯最大的飛機制造廠-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位于該市,生產了蘇27、蘇30戰斗機及轟炸機、運輸機等。
伊爾庫茨克大約有76%的面積被森林覆蓋,木材儲量達92億立方米,占俄羅斯木材儲量的10%以上。伊爾庫茨克州是俄羅斯大型的木材基地—在俄聯邦中僅位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之后而排第二位。而質量指標—良種樹的儲備集中性及開發利用程度都是非常出色的,例如白樺樹。
伊爾庫茨克被稱為“西伯利亞的心臟”、“東方巴黎”、“西伯利亞的明珠”,市中心與居民區間以天然白樺林連接著。安加拉河貫穿市區,有大橋連通在貝加爾湖的東南端。安加拉河從貝加爾湖流出后,形成一個大的湖灣,號稱伊爾庫茨克海,風景宜人。
茂密的白樺林成為西伯利亞春夏秋冬“四季”的重要主角。白樺樹是當地最主要的木材之一,用于建筑、造紙等,將一根帶空心的金屬細管插入白樺樹干,會流出大量白樺樹汁,可以直接飲用,清爽解渴、強身健體。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藥用真菌白樺茸,更是俄羅斯的“寶貝”。
伊爾庫茨克州的氣候為大陸性氣候。一月平均溫度從南部地區的零下15℃到北部地區的零下33℃;六月的平均溫度從北部的17℃到南部的19℃。降水量北部和山區約400毫米,有多年的凍土帶。州境內森林土壤豐富,四分之三的土地覆蓋著針葉林。
伊爾庫茨克之所以令人關注,另一個原因則是它毗鄰貝加爾湖。伊爾庫茨克東側66公里處便是舉世聞名的貝加爾湖,是離貝加爾湖最近的城市,常被當成去往貝加爾湖的中轉地,北京、上海、哈爾濱、長春等我國多個城市可直飛伊爾庫茨克。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淡水湖,有“西伯利亞明眸”之美譽,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大約形成于2500萬年前。該湖由地層斷裂形成,面積3.15萬平方公里,狹長的湖面自東北向西南,長636千米,最大寬度79.5公里,中間最深處有1637米,其水量達2.3萬立方千米。有336多條大小河流注入其中。湖水清澈見底,湖畔山林幽靜,陽光充沛,氣候宜人,現已成為著名的療養勝地。魚產豐富,種類繁多,動物資源也極其豐富,湖中有1150多種生物及約1080種植物。
乘坐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將馳騁于貝加爾湖邊,旅途中有6個小時的時間供游客欣賞湖光山色。而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白樺茸技術研究中心和現代化生產基地便座落在伊爾庫茨克境內的貝加爾湖畔。
伊爾庫茨克城市不大,卻也有幾家博物館,如塔利茨博物館、貝加爾湖博物館、 伊爾克茨克地區藝術博物館、十二月黨人博物館等。在伊爾庫茨克,觀眾還可以參觀白樺茸植物博物館,博物館里展示了白樺茸原材料標本以及白樺茸成品等。
俄羅斯是白樺樹的國度,白樺茸產業相對發達。而伊爾庫茨克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白樺樹資源以及貝加爾湖水優勢,白樺茸原料質量更好,生產工藝及技術也引領國際潮流。
以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原裝進口的西伯利亞白樺茸為例,精選生長年限15年以上的優質白樺茸原料投料,率先運用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200公斤原料只能提取到1公斤成品,產品粉末達微納米級,具有更高的有用物質溶出率和純度,有效性更好。
白樺茸為俄羅斯民間古方,是西伯利亞當地人常用的健康產品。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記載,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白樺茸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用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癥,如各種消化器官癌病(胃癌、食道癌、腸癌、肝癌)、心臟病、白血病、糖尿病等,都顯示出極好的治療效果。
在中俄白樺茸產業合作的推動下,國內醫學界開始加大對白樺茸的研究投入,國內發表的關于白樺茸的研究文獻開始增多,國內白樺茸產業開始向正規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到伊爾庫茨克,市中心的基洛夫廣場非去不可。廣場的面積并不算大,但環境優雅,處處都是噴泉、花圃、樹木。廣場周邊有很多當地著名的建筑,如:州政府大樓、杜馬大樓、顯節教堂、波蘭救世主大教堂、斯帕斯卡婭教堂、二戰勝利紀念廣場、無名英雄烈士墓,愛情橋等。
今天的伊爾庫茨克,正在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經濟開發區,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來此“淘金”;深厚的歷史文化,美麗的貝加爾湖,成為眾多中國旅行者向往的目的地;優質的西伯利亞白樺茸,跨越3000公里,從伊爾庫茨克來到中國,成為傳承中俄傳統友誼的“健康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