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日前召開的2019年中國腦卒中大會上,專家表示,血壓控制不平穩是腦卒中發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我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不到50%,控制率只有10%,大量的高血壓病人沒有控制好病情,而腦卒中年輕化的趨勢也與中年人缺乏對血壓的重視有關。
初期高血壓時沒有感覺,很多人并不當回事。但過高的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管腔狹窄,造成堵塞,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同時高血壓會使血管脆性增加,在較高壓力下,血管更容易破裂,導致出血性腦卒中。所以血壓對腦卒中的影響是雙方面的,是最危險的因素。
而高血糖與高血脂也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損傷血管內膜,加重高血壓的進程,誘發血栓。所以要預防腦卒中就要積極的控制“三高”。
中風前有五個預警信號
腦卒中雖然發病迅速、來勢兇猛,但是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會有一些先兆癥狀,如果患者及其家人能抓住腦卒中發作前的蛛絲馬跡,就可以為患者搶回寶貴的急救時間。
1、語言障礙
其實在發生腦卒中的時候,很明顯的一個狀態就是語言障礙。患者會出現表達能力不清楚,有的時候說話會比較的含糊,讓人琢磨不透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導致的。
2、視覺異常
發生腦卒中前,眼前會出現朦朧的感覺,甚至看東西不清楚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時間往往是比較短暫,而容易被忽視。這主要是因為腦內血流量減少,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頸動脈的缺血最為敏感。
3、意識障礙
在很多疾病當中我們都是會出現意識障礙,其實在發生腦卒中的時候也是會出現。這是因為腦組織呈缺血缺氧狀態的緣故,有研究發現,70%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內有頻繁打哈欠的異常表現。腦卒中發生前患者的性格也往往一反常態,有的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行動緩慢或多語易躁,也有的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些都和腦缺血有關。
4、感覺異常
腦卒中的產生在感覺上也是會帶給我們一絲絲的預兆,但是一定要發現的及時,卒中前,患者往往有一側面、舌、唇或/和肢體麻木的感覺,有時還會伴有耳鳴、聽力減退或視物旋轉感。還有些患者是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搖晃不定、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這種情況往往與眼睛看到雙重物像(復視)以及耳鳴一起出現,這是由于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影響了人體的平衡器官小腦所致的。
5、運動障礙
運動障礙也是腦卒中時候比較明顯的一個情況。它一般的表現為一側的面部或者上下肢力量減弱,不受支配,出現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難,或是一側肢體乏力,胳膊無法抬舉,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時一只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有的患者還表現出全身疲乏無力,出虛汗,低熱,胸悶,心悸,突然出現打呃、嘔吐等癥狀,這是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表現。還有少數患者早期會出現喝水或進食時嗆咳的現象,這是因為腦缺血引起吞咽神經核受損,導致咽部感覺喪失,致使食物或水誤入氣管所致。
中老年人如何預防中風?
1、控制三高病情
很多中老年人身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三高,對于一些患有三高的人群而言,患上中風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在生活中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在有發現異常情況的時候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如近期血糖、血壓一直居高不下;突然出現困倦乏力頭疼的情況,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要及時的就醫檢查,很可能是中風的前兆。
2、戒煙酒
戒煙這件事是很多吸煙人群不想面對的一件事情,總是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逃避戒煙,長期吸煙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吸煙會影響肺部的健康,導致血液內的含氧量降低,對于中老年人而言,這是非常不利的,會大大增加患上中風的風險。其次喝酒這件事情也是必須要戒掉的,因為酒精在進入我們身體之后,會導致血管的壓力變大,很容易會引起毛細血管破裂,容易提升中風風險。
3、飲食預防
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都和日常的飲食習慣離不開關系,如果你在生活中習慣吃高脂肪、高熱量以及高糖的食物,長期這樣的話,會導致你的身體肥胖,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想要預防中風的話,首先就要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日常盡量少吃大魚大肉,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肉制品建議吃白肉,如雞肉和魚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4、堅持運動
運動對于身體會帶來的好處非常多,在運動的過程中,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會因此而加快,這樣一來血液內的一些毒素就會更快的被排出體外,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很多血管疾病的發生。并且運動還可以增強體質,讓很多疾病的發生幾率大大降低。
5、定期檢查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每年都要定期的去做身體檢查。這對于預防腦中風的發生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需要做一些三高和心血管方面的檢查。具體的要根據醫生的建議來決定檢查的間隔和項目。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新華網、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