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足相關癌癥發病率上升
新一期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刊登的美國癌癥狀況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6年間美國人癌癥總體死亡率持續下降,但是近年來與超重和運動不足相關的一些癌癥發病率上升。
這份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美國癌癥學會等機構合作完成的報告顯示:由于吸煙率長期下降,美國人的肺癌、膀胱癌和喉癌等癌癥發病率在降低;但近些年來,與超重和運動不足相關的子宮癌、絕經后乳腺癌、青年人中的結直腸癌發病率持續上升。
報告分析了美國癌癥發病率的性別差異,總體而言男性的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但在20歲至49歲年齡段,美國女性的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報告說,在上述年齡段,美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癥是乳腺癌、甲狀腺癌和黑色素瘤,而男性最常見的癌癥是結直腸癌、睪丸癌以及黑色素瘤。
運動與癌癥的關系
運動對身體的保護特性可以通過不同的原理來解釋:
1、運動可以控制體重
許多癌癥例如食道癌、子宮內膜癌,腎癌、結直腸癌、胰腺癌,以及絕經期后的乳腺癌等等,都與體重增加有關,因此,降低某些荷爾蒙和生長因子(例如胰島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的指數,將有利于細胞的增殖。
2、其他更有針對性的原理
比如結腸癌,運動能夠促使腸內運輸速度加快,從而減少結腸黏膜與來自食物中的致癌物質的接觸時間。對于乳腺癌而言,運動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增強免疫力。而對于肺癌,運動可以增強呼吸功能,從而降低致癌物質在肺里的濃度以及由吸煙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
專家指出,成人需要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高等強度的運動,每周至少5天,兒童則需要每天進行至少1小時的運動。專家表示,其實任何運動都是有好處的,即使時間短一些,強度弱一些,也對健康有益。
癌癥患者運動遵循三大原則
1、循序漸進
對于剛開始運動的患者,可以結合個人喜好,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等身體逐步適應后,再選擇中、高強度的運動。
2、適度
一般而言,推薦癌癥患者進行中低強度的運動。如果自我感覺周身發熱、微微出汗,或者一邊運動還能一邊說話,這個強度就足夠了。
3、適量
因為運動能治病就過量運動,反而會為身體帶來傷害。一般認為,運動持續時間逐漸增加到每天30分鐘,每周5次即可。
如果在運動中出現任何不適,應停止運動,進行休息。如果不適在充分休息后仍然持續,建議就醫查明情況。
這些運動適合癌癥患者
癌癥患者最好選擇有氧運動,能帶動全身新陳代謝、促進心肺功能。下面幾種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
1、步行——低強度
幾乎適合所有人。步速以微微出汗、說話自如為宜,可以一會快一點一會慢一點。即使是在維持治療的癌癥患者,也建議條件允許下進行一定時間的戶外散步,速度可以再放緩一些。
2、太極拳——低強度
這項運動強度低,不僅強身健體還能修身養性,但是需要一定的學習,另外,膝關節受損的患者不宜進行這項運動。
3、廣場舞——低中強度
運動的時候加入音樂,可以讓人心情更放松,忽略運動疲勞,而且舞蹈往往多人一起進行,更有利于人際交往和情緒健康。
4、慢跑——中強度
適宜身體條件好一些、有一定運動基礎的患者,注意時間不要過長。
5、游泳——高強度
游泳對人體的心肺、骨骼都非常友好。適宜于有該項運動基礎和環境的患者。因為游泳強度高,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在游泳過程中需要預防感冒,避免感染等。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央廣網、中青在線、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