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和皮膚癌有什么關系?
痣根據不同依據分為不同種類,按時間可以分為天生痣和后天痣,先天的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長大,若是面積較大則有癌變的可能,一般建議到醫院檢查治療;后天的痣一般受到環境和體質的影響,女性會因為青春期和孕期性激素分泌而產生痣,若是之前有痣,在這一時期數量還可能增加。后天痣多為色素痣,一般發生于皮膚的表面,通常是良性的黑色素痣,屬于是良性的皮膚腫物,可以不必在意。
但若是痣的顏色、大小以及形狀發生改變,尤其是出現下列癥狀:一是痣的范圍擴張,直徑超過了6毫米,并伴隨出現有脫皮、出血以及有分泌物等;二是形狀改變,邊緣模糊,不規則;三是顏色改變,由淺灰色逐漸加深變成黑色或者是其他深色;四是滋生小痣。以上四種情況需要格外注意,這時候的痣可能會發展成皮膚癌。
后天痣要是突然長出、突然長大的,尤其是生長在手足等部位的需要格外留意,防止發生癌變。所以說痣確實與皮膚癌有一定的聯系,這是因為色素痣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皮膚種類,若是發生異變就可能導致皮膚癌。
這些因素增加患皮膚癌風險
1、陽光
陽光是紫外線輻射的來源,是所有皮膚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太陽光線造成的皮膚損傷,可以引發癌癥。終生陽光暴露的總量是皮膚癌的一個危險因素。
2、嚴重水泡性曬傷
有至少一次嚴重水泡性曬傷史的個體,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會升高。盡管容易曬傷的人更可能在童年經歷曬傷,但是成人曬傷也可以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3、曬黑
盡管皮膚稍曬黑可以降低曬傷的風險,但是即使無曬傷,將皮膚曬黑的人群也會因終生陽光暴露量增加而使得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升高。陽光可通過沙灘、水、雪、冰和路面反射。太陽光線可透過云層、擋風玻璃、窗戶和輕薄的衣服。
4、太陽燈和日曬機
紫外線輻射的人工來源,如太陽燈和日曬機,可以引起皮膚損傷和皮膚癌。醫生強烈建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不要使用太陽燈和日曬機。30歲之前使用太陽燈或日曬機,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會大幅增加。
5、個人史
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罹患其他黑色素瘤的風險增加。而且,有皮膚基底細胞癌或鱗狀細胞癌病史的人,罹患皮膚癌(任何類型)的風險增加。
6、家族史
黑色素瘤有時可在家族中發病。兩位或兩位以上近親(父親、母親、姐妹、兄弟或孩子)患有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的危險因素。其他種類的皮膚癌有時也會在家族中發病。極少數家族中有遺傳性皮膚疾病,如著色性干皮病或痣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征,使得皮膚對陽光敏感,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7、易曬傷皮膚
皮膚白皙易曬傷、藍色或灰色眼睛、紅色或棕色頭發,或者多雀斑,都會增加罹患皮膚病的風險。
8、一些疾病和藥物
疾病或藥物(如抗生素、激素或抗抑郁藥物)會使皮膚對陽光更加敏感,從而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而且,抑制免疫系統的疾病和藥物也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預防皮膚癌做好這四點
1、保持皮膚清潔
要養成早晚洗臉的好習慣,根據皮膚膚質來選擇合適的護膚品,不能使用過冷或者過熱的水清洗皮膚,容易受到刺激。當皮膚感覺到瘙癢或者干燥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冰片,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同時要保持局部清潔以及衛生,防止受到感染。
2、不能讓皮膚過度受到陽光直射
不能讓皮膚過度的受到陽光暴曬及直射,尤其是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時最為強烈,即使在嚴寒的冬天出門時也要做好防曬措施,配戴上太陽眼鏡以及帽子等。冬季天氣寒冷而且干燥,每次洗完臉之后應該使用潤膚劑,保持皮膚的柔軟以及彈性,這樣可以防止皮膚干裂。
3、保護好皮膚
不管皮膚上是細小還是大的破損,一定要及時的處理,當發生感染時要做好清潔,而且要做好保護,適當的進行隔離,防止接觸皮膚出現感染。當皮膚瘙癢時千萬不能用手直接去抓撓。另外指甲要經常性的修剪,并且要及時清除指甲里面的污漬。保護好頭皮,2到3天洗一次頭發,這樣能夠保持頭皮清潔。
4、消除和飲食有關的一些因素
對于脂溢性皮炎濕疹或者蕁麻疹患者來說,盡量不要吃一些魚類、蝦蟹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然會加重病情,誘發癌變。此外,皮膚癌高危人群在飲食上,可以經常使用藥用真菌白樺茸。俄羅斯的研究表明,白樺茸子實中含有一種苯酚系高分子黑色素,該黑色素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和保護基因特性。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生命時報、39健康網、健康界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