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熬夜如同“慢性自殺”
1、抑郁情緒增加
失眠人群的抑郁癥發病率為正常人的3倍。而失眠時的痛苦掙扎,會消耗患者很多正向心理能量。
2、癌癥風險增高
長期熬夜,會讓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給癌細胞的產生與增殖擴散提供有利條件。因為在夜間,人體內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夠保護體內氧化物對脫氧核糖核酸(DNA)造成損害,同時它還可以抑制另外一種荷爾蒙——雌激素的產生,這種雌激素能夠促使某些腫瘤的生長和發展。乳腺癌高發女性群體大多都從事夜間輪班制工作。
3、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熬夜時,人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長期缺乏睡眠,人就會感覺緊張、焦慮,容易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對于本身有房顫、心律不齊、冠心病等病人,熬夜無形中給心臟加重負荷,很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等事故。
4、記憶變差,癡呆風險增加
睡眠時間縮短會對人的記憶有所損害。睡眠時間每天大于7至8小時,記憶損害相關蛋白幾乎沒有沉積;睡眠時間每天介于6至7小時之間的,記憶損害相關蛋白沉積明顯增加;每天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癡呆相關蛋白則會成倍增長。
5、皮膚越來越差
如果夜間皮膚沒有得到充分休息,那么會影響人體代謝,造成血液循環不好,長期還會造成內分泌的紊亂,皮膚水分流失。熬夜之后容易出現臉色黯淡無光、黑眼圈、眼袋、細紋等問題。毫不夸張,長期睡眠不足,真的好比“慢性自殺”!
關于睡眠的5個常見誤區
1、睡眠障礙不是疾病
部分人群認為睡眠障礙屬于司空見慣的事情,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如上所述,睡眠障礙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長時間缺乏睡眠或者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體重、增加胰島素的抵抗,以及患上2型糖尿病的幾率。另外,也會引起高血壓、精神分裂癥、潰瘍病以及糖尿病等。兒童青少年出現睡眠障礙,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2、睡的時間越長越好
對于成年人來說,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6~9個小時左右即可,如果睡得過多的話,非但不能增加體力以及精神,反而會削弱其體力。在睡眠的時候,血液循環以及心跳速度會減慢,減少向大腦提供氧氣以及養料的運輸。睡眠時間太長,因為大腦細胞得不到充足氧氣及養分的供應,從而減弱了其活動能力。除此之外,睡眠時間太長的話,也會降低神經性,再加上關節以及肌肉活動減少,會讓人們的精神變得更加無力,削弱其體力,讓人們全身無力和頭痛頭暈。
3、亂使用藥物
失眠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吃安眠藥物,因為安眠藥物會縮短深睡眠時間,不能一直依賴于安眠藥,以免產生耐藥性。
4、通過睡眠來補償
部分人群因為加班或聚會,經常熬夜第2天會正常上班,長時間睡眠不足,會通過周末補覺的方式來補回睡眠,這樣只會加劇身體的疲勞感,甚至紊亂植物神經,導致睡眠障礙。
5、打呼嚕睡得好
還有一些人認為愛打呼嚕的人睡眠質量好,其實不然。打呼嚕是呼吸道狹窄的情況下,由于身體肥胖、扁桃體肥大,舌根后墜等現象引起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打呼嚕的人并不是說睡眠比較好,而是由于呼吸不順暢引起的。
秋季提高睡眠質量需注意啥?
1、睡覺時候不要開窗戶
夏季天氣熱,我們習慣了開窗睡覺,但是到了秋季,秋風漸多且涼,晚上開窗睡覺容易引起偏頭疼。人在睡眠中對外界環境的變化適應度降低,如果開窗有風進來的話,會容易受到風邪侵擾,因此要避免風直吹。
2、注意腰腹部和背部保暖
秋季睡覺的時候注意蓋被子,保護腰腹部和背部,避免受涼。如果睡覺不注意這些,就容易腸胃受涼,引起腹痛腹瀉、胃疼等問題。
3、睡前不宜進食或是吃太飽
睡覺之前吃得太飽或是睡覺前吃東西,就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腸胃的食物積存,會產生胃熱,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睡不好。
4、睡前避免情緒激動或是亢奮
睡覺前避免過度激動或是喝咖啡或是濃茶。因為咖啡或是濃茶的咖啡堿會刺激中樞神經,引起神經興奮,難以入睡,喝水過多還要起夜,都會影響睡眠質量。除了飲料的原因外,睡前過度娛樂或是劇烈運動都會刺激神經興奮,讓人難以入睡。
5、睡前情緒要平和
焦慮、激動、憂傷、大動肝火等情緒都會引起難以入眠或是失眠,睡前要注意情緒穩定,避免多思多慮和情緒過渡起伏。
6、睡前沖杯白樺茸
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研究表明,白樺茸最有效的成分在多糖體,它擁有極高的SOD活性,可以有效地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自由基和毒素,預防過氧化,保護細胞膜和DNA不被傷害,延長傳代細胞的分裂代數,增進細胞壽命,調節荷爾蒙正常分泌。它也具有鎮靜、安神作用,能改善神經衰弱人群的睡眠。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澎湃新聞、39健康網、家庭醫生在線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