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方案》部署開展八大行動
1、危險因素控制行動
一方面強調健康知識普及和健康行為形成,倡導居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強調健康支持性環境建設,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
2、癌癥防治能力提升行動
以促進防治資源均衡布局為目標,建設完善國家癌癥中心、區域癌癥中心和省級癌癥中心,強化各級癌癥防治機構職責,整體帶動區域內癌癥防治水平提升。
3、癌癥信息化行動
借力信息化,推進腫瘤登記工作的擴面提標,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利用,推進癌癥大數據應用研究,為循證決策提供依據。
4、早診早治推廣行動
以制定推廣技術指南、擴大覆蓋面及受益人群,健全篩查長效機制為重點,推進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工作向縱深發展。
5、癌癥診療規范化行動
加強診療規范化管理,做好患者康復指導、疼痛管理、長期護理和營養、心理支持,完善診療質控體系,優化診療模式。
6、中西醫結合行動
加快構建癌癥中醫藥防治網絡,提升癌癥中醫藥防治能力,特別要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強化癌癥中醫藥預防及早期干預。
7、保障救助救治行動
采取綜合醫療保障措施,鼓勵商業保險及公益慈善組織參與,暢通臨床急需抗癌藥的進口渠道及注冊審批,完善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切實提高抗癌藥物可及性,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進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做好建檔立卡、特困等農村貧困人口癌癥防控和救治工作,加強癌癥篩查、大病專項救治和重點癌癥集中救治。
8、重大科技攻關行動
加強癌癥相關學科建設,聚焦高發癌癥發病機制、防治技術等關鍵領域,強化基礎前沿研究、診治技術和應用示范的全鏈條部署,同時加強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打造以癌癥防治為核心的健康產業集群。
《實施方案》如何有效落實?
1、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建立完善癌癥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精心組織實施,營造良好氛圍,加強綜合指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級政府按規定落實財政投入,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癌癥防治,推動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機制,集中各方力量推進癌癥防治。(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地方人民政府分別負責)
2、加強督促落實
建立癌癥防治工作進展情況跟蹤、督導機制。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做好本地區防治工作目標任務的督促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針對防治工作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評估,綜合評價政策措施實施效果。(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3、重視癌癥防治人才培養
《實施方案》還提到,要加強癌癥相關學科建設,完善人才教育結構。依托“雙一流”高校布局建設國家癌癥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適當增加癌癥放化療、影像、病理、護理、康復、安寧療護以及兒童腫瘤等薄弱領域的專業招生計劃和專業人才培養。(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實施方案》對白樺茸產業的啟示
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總體癌癥發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癌癥已成為我國四大慢性病之一,嚴重影響我國人民健康。《關于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對我國下一階段癌癥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顯示出國家加大癌癥防治、切實關愛民眾健康的決心,也為健康企業參與癌癥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中西醫結合行動”為例,未來將有更多中草藥進入癌癥防治領域,包括一直被業界關注的藥用真菌。研究證明,幾乎所有的大型真菌都毫無例外地具有很好的免疫調節作用,而起主要功效的多糖物質。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藥用真菌有茯苓、靈芝、蟲草等。在俄羅斯藥典上,則記載著樺褐孔菌,即白樺茸。由于有效化學成分分離提取難度高,科研周期長,目前只有少數藥用真菌被用于癌癥治療和預防。
相較于茯苓、靈芝、蟲草等,白樺茸在國內的認知度不高,相關科普文獻較少,制約了其在國內的科學普及。基于“中西醫結合行動”的指導意見,白樺茸企業應加強與高校、醫藥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研發,通過學術研討、課題研究、臨床測試等增強行業權威度。與此同時,還可借鑒俄羅斯在白樺茸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將好的產品引進來,共建中俄白樺茸研究實驗室,早日將白樺茸納入中藥材體系。
“《實施方案》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走出去’發展白樺茸產業的信心。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發掘、探索防癌抗癌良方,將好的產品引進來,為中國癌癥防治工作貢獻力量。”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表示。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新華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