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小結節如何判斷良惡?
1、影像顯示的大小
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也越大。根據臨床對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結節觀察發現,肺部結節直徑小于0.5厘米,惡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約在1%以內;0.5-1厘米時,惡性可能性為6%-28%;直徑〉20mm的肺結節惡性概率達到64%-82%;直徑〉30mm的肺結節,90%-95%為惡性。
2、形態、密度、CT增強的特性
一般結節邊界光滑則良性病變可能性大。如果影像描述鈣化位于病灶中央或為層狀、彌漫性和爆米花樣則多見于良性病變,結節內有脂肪多見于良性的錯構瘤等。例如影像報告上描述有深分葉、短粗毛刺、空泡征、空氣支氣管征、胸膜凹陷征、肺血管急中征以及明顯的強化征等都認為是惡性現象,千萬不可懈怠。如果報告描述為磨玻璃樣結節、則可能是炎性病變、機化性肺炎、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癌前病變)、原位腺癌、早期浸潤腺癌等、特別是含有磨玻璃成分的部分實性結節,無論大小都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3、結節的倍增時間
結節的倍增時間是指腫瘤的體積或細胞體積增加1倍所需要的時間(球形病灶直徑增加26%所需要的時間為倍增時間)。由于良惡性結節的倍增時間不同,因此可以作為鑒別良惡性的標準;惡性結節的倍增時間大多為40-360天,良性結節小于1個月或大于16個月。如肺部實性小結節超過2年無變化,而磨玻璃小結節超過3年無變化,一般多為良性結節。一般而言,兩種或以上惡性征象同時存在,無論其形態結構如何均應首先考慮為肺癌。
以上這些都是影像學的判斷依據,但是這樣判斷并不準確,只是一個可能性,真正確診還需要組織病理學的檢查。此外,還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和液體活檢技術等鎖定肺結節中的“高危”結節,減少漏診誤診。
確診肺惡性結節怎么辦?
首先,需要做兩個方面的判斷,第一是要判斷,除了肺部有惡性結節時,全身和縱膈淋巴結有沒有出現轉移的情況,如果已經存在這些部位的轉移,說明腫瘤已經是晚期狀態,就需要明確病理和基因類型的情況下,進行全身藥物治療。
第二就是如果在全身沒有轉移的情況下,要評估兩肺的結節是多原發結節,還是發生的肺內轉移, 如果是多原發就要考慮能否進行手術等局部治療,而如果發生了肺內轉移,這需要進行全身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再配合局部治療。
此外,有些多發結節是由于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至肺部所引起的,因此還需要進行全身的檢查來判斷來源。總之,發現肺部的多發結節不要緊張,不要慌,也不要急于手術。應第一時間找專業的醫生進行綜合判斷,遵囑進行觀察,如果需要治療,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預防肺癌,這五點牢記
1、遠離三手煙
惡性肺結節可能導致肺癌,確實需要警惕。肺結節的產生跟吸煙有關系,尤其更應該重視三手煙的防控。三手煙是指吸煙者吸煙后,殘留在衣物、墻壁、地毯、家具,甚至頭發和皮膚等表面的固體殘留物。三手煙可以存留200天,例如在電影院、廣場等公共場所,三手煙比吸煙和二手煙的危害還大,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
2、遠離肺部致癌的工作環境
很多人的工作環境會使肺部受到較大的危害,甚至有致癌的危險。比方說粉塵比較大的工作環境,比如石棉廠、化纖廠等。這些工廠里的環境會有大量的纖維和粉塵,這些纖維和粉塵會對肺部造成非常重大的損害,如果長時間在這樣的工作環境里工作,就很容易患上肺癌。另外一些化學制品廠也是會對肺部有所傷害的,長時間處于化學物品的圍繞之中,呼吸含有化學物質的空氣就會對肺部產生難以恢復的損傷。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定要遠離這些工作環境,最好是更換自己的工作,以身體健康為主。
3、肺部疾病及早治療
肺炎的產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肺部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和癌變。比如說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肺部的疾病,比方說肺結核肺炎等,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進一步的惡化成肺癌。因此如果肺部有疾病,應該盡早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這樣子可以防止進一步癌變的發生。
4、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是最好的養生方式,如果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話,那么自身的免疫力也會提高,免疫力提高了人就不容易生病,癌癥也不會找上門來。我們應該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抽空插空的進行鍛煉,既不影響工作又增強了自己的體質。另外運動還會使自己的身心情變好,有積極的心態也會使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
5、定時體檢很重要
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再加上不正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造成的肺癌的發病率也會很高。因此我們應該養成定時體檢的好習慣,一年進行兩次全面檢查,這樣子可以把癌癥的發生扼殺在搖籃里,如果患上癌癥了,也能在早期及時的發現,及時治療,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南京晨報、尋醫問藥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