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屁多或是腸癌征兆
“我只是最近屁多一點,怎么會是腸癌呢?”曉敏萬萬沒想到。對此醫生解釋,在良好飲食習慣下,食物經過消化和吸收,通過小腸進入大腸后,蛋白質和脂肪殘余是少量的,這些少量殘余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還可繼續合成人體必需的物質。
但是,由于曉敏經常吃麻辣燙等食物,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腸消化吸收的能力,進入大腸的就不再是少量殘余了。在大腸這個“發酵罐”中,過多的營養物質會導致菌群失調,并將那些富余的營養大量合成胺類物質,長期刺激,會增加腸道腺瘤性息肉的發生率;而腺瘤長大,就是腸癌。
那么,放屁和腸癌有什么關系?其實,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多屁和腸癌有密切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腸癌確實會導致產屁增多。對于這類患有大腸癌的人群,其中一個癥狀就是頻繁放屁,但是除了這個癥狀患者還會表現出腹痛以及明顯消瘦的現象,大便的形狀以及排便的規律都會產生影響,需要綜合原因才可以考慮是否是大腸癌。
如果一個人只是放屁次數增加,身體并沒有其他的異常反應,那么一般情況下并非大腸癌造成的。
注意,這些表現或是腸癌信號
1、長時間腹部隱隱作痛
由于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大便隱血
便血原因主要為大便與腫瘤表面摩擦所致。大便里帶有血跡,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血量較多時,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
3、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的逐漸增長,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但不是貧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側結腸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乏力、疲勞癥狀。
4、便形改變
正常大便條呈圓柱形,垂直從肛門排出,如果有大腸癌的癌腫突出在直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的大便條往往變細,變形,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條上還附著有一絲絲血痕。
5、大便習慣改變
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隨著腫瘤持續增長,導致腸腔狹窄出現進行性便秘。直腸癌患者除了便頻外,還有排便不盡感,最初發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漸增多,每日數次或10多次,甚至夜間也大便數次。
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癥狀,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適或者腹脹,這也是很多人并不在意的原因。還有的患者因為出現便血癥狀而誤以為是痔瘡,結果耽誤了治療。建議大家應重視腸癌的篩查,健康人群45歲以上應每年做便潛血的檢查。
預防腸癌,從日常生活做起
1、主食比例需要注意
平時在吃食物的時候,可以在主食中添加粗糧或者雜糧,不能夠吃的太多過于精細的食物。一定要改變飲食習慣,少吃一些比較油膩刺激的食物,特別是對于一些動物的脂肪,比如說肥肉等這類食物如果大量食用的話,就會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幾率提高。
2、多多運動
對于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群來說,預防腸癌,運動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可以每天進行慢跑或者散步來代替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但是必須要每天都堅持。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夠保持體型,還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很多身體過于肥胖的人都是因為缺乏運動或者是跟飲食有很大的關系,而這類人群也是腸癌高發最為主要的因素,因為腹部的脂肪太多就會影響腸道的消化和蠕動的功能。因為平時過于缺乏運動,所以也是導致這種疾病發生的原因。如果是常年都運動的人,不僅體質非常好,而且患有這種疾病的幾率也會大幅度下降。
3、遠離煙酒
飲酒會使得消化系統黏膜受損,進而加大人們患上腸癌的風險。酒精的代謝需要依靠肝臟,長期喝酒會加重肝臟的負擔,甚至會使人們患上脂肪肝肝硬化或者是肝癌。
4、常喝白樺茸
補充抗癌營養,一些藥用真菌對腸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已被證實,例如藥用真菌白樺茸。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經白樺茸多糖作用后的結腸癌HT-29細胞,其形態發生明顯的變化,呈現出細胞收縮,核濃縮和核小體間DNA斷裂等顯著的細胞凋亡特征。白樺茸醇提物還可降低人結腸癌HT-29細胞的CDK2/4蛋白和Cyclin D1的表達、增加p21表達,抑制E2F1表達,從而影響腫瘤細胞的細胞周期,起到對抗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北青網、揚子晚報、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