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道癌初期的5個現象
1、食道感覺有異物感
具體來說,食道癌患者會覺得食道里好像有東西一樣,吞咽的時候更加明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食道癌引發了食道腫脹。可是,除了早期食道癌之外,其他咽喉食道疾病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比如普通的炎癥,所以大部分人遇到這種情況都不會往食道癌方面想,會以為只是普通炎癥。
2、吞咽食物時感覺不順暢
在吃東西的時候,正常人是一吞食物就能快速到達胃部,咽喉部位不會有任何不適。可是,如果是早期食道癌患者,他們的食道已經開始病變,所以相關部位不能正常工作,在咽下食物的時候覺得不舒服,總感覺食物不能快速到達胃部。除了食道癌之外,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炎癥引發的,所以很容易被忽視。
3、咽喉有干燥緊縮感
在通常情況下,人只有在干渴的時候才會覺得咽喉干燥。可是,如果是早期食道癌患者,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缺水,是不是有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咽喉干燥不滋潤。早期食道癌患者可能以為自己只是身體燥熱或食道發炎,而不會想到自己已經是食道癌患者。
4、做吞咽動作時感覺疼痛
在吃東西或喝水時,或者是吞咽唾沫時,會覺得有疼痛感,就像喉嚨發炎紅腫一樣。在上火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早期食道癌患者會誤以為自己只是普通的喉嚨發炎或上火,而不會想到自己有食道癌。
5、胸骨后、劍突下、上腹有疼痛感
食道癌患者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像針刺產生的感覺一樣,或者是像被燒灼產生的感覺一樣,有的還像身體內的肌肉被牽扯一樣的感覺。這種情況也容易忽略,食道癌患者會以為是其他問題,而不會想到是癌癥。
如果經常出現以上一種或幾種情況,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應當盡快去醫院做詳細檢查,以確認到底是不是食道癌。相對而言,早期食道癌都容易治療,費用也比較低,如果拖到中后期,不僅病人受苦,治療費用更高,還未必能治的好。
三個檢查把食道癌“抓”出來
如何通過檢查來發現及診斷食管癌呢?食管癌的診斷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看是否進行性的吞咽困難的癥狀,第二是進行影像學診斷,第三是胃鏡檢查,這三個診斷就能把病診斷明確。
首先,如果患者出現3到5個月的進行性吞咽困難,應該及時就醫,首先做影像學食管造影拍片。
第二步就要做胃鏡檢查,從而得知病變的位置,同時取病理進行診斷。
一旦確診為食管癌后還要做全面的檢查。第一步要做胸腹部的CT,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做PET -CT來確診,看看到底有沒有遠處轉移。如果更有條件可以做縱膈鏡,看看縱膈的淋巴結有沒有轉移,從而明確食管癌的分期,來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專家提醒,患有慢性食管炎且伴有不典型增生,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的,長期飲食習慣不好,食管或胃內隱血實驗顯示為陽性的人是食道癌的高危人群,要重視食道癌早期篩查。
預防食道癌,這五種吃法得改
1、吃得太燙
中國人講究食物要趁熱吃,尤其福建和廣東潮汕等地居民愛喝功夫茶、吃生滾粥。食道黏膜正常耐受溫度在40℃~50℃,超過這一范圍就容易發生損傷,造成破損、潰爛等機械損傷。雖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復功能,損傷后會自行恢復,但長期反復刺激會導致黏膜慢性損傷,可能誘發癌變。
2、吃得太快
吃太快會使食物不能進行充分咀嚼,顆粒粗糙的飯菜容易損傷食管黏膜上皮,引發急性炎癥。久而久之,急性炎癥很可能形成慢性炎癥,增加食道癌風險。
3、吃得太辣
盡管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吃辣椒會誘發食道癌,但仍有研究表明,過量吃辣椒與癌癥風險增加相關。過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造成黏膜炎癥,影響細胞核酸代謝,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愛吃辣椒的川北也是我國食道癌高發地區之一。
4、愛吃腌制熏烤食物
腌制會使食品中的亞硝酸鹽明顯增高,尤其是加鹽量少或氣溫高于20℃時,會使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食道癌的高發地區如粵東、閩南居民就很愛吃醬菜、魚蝦醬等腌制食物。此外,燒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亞硝酸鹽。
5、愛喝酒
研究顯示,酒精中雖然沒有致癌物質,但會刺激食管黏膜,使其產生損害,特別是60度以上的高濃度白酒,對食管黏膜的傷害更明顯。國外研究顯示,食管癌患者中約60%都是嗜酒者;45歲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飲酒甚至不飲酒,食管癌的患病風險會下降五成。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39健康網、家庭醫生在線、尋醫問藥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