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癥狀可能預示肺癌
1、持續不斷加重的咳嗽
患者的咳嗽癥狀有輕有重,有些只是輕微干咳,有些較嚴重,還帶痰液,有些刺激性咳嗽則可能持續兩三周時間。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持續性的不斷加重的咳嗽,因為這是肺癌的一個信號。尤其是長期吸煙者出現此癥狀,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時查明原因。
2、咯血
咯血在肺癌患者中是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一般是中老年人突然的咯血,咳痰或者痰中反復帶血。但經常會被誤診為氣管炎或肺炎等疾病,所以需要大家重點注意。
3、呼吸困難
呼吸道癥狀是多數肺癌患者的常見癥狀,一般表現為氣短、喘息,有時會有喘鳴。在聽診時可為局限性或單側性哮鳴音。
4、胸痛
肺癌中出現胸痛癥狀是較為常見的,而且,如果癌腫的位置靠近胸膜,會比較早出現胸痛癥狀,多數為不規則隱痛或鈍痛,并且咳嗽時癥狀加重。一般持續性的,劇烈的胸痛癥狀,且藥物不容易緩解的,那很可能就是腫瘤侵犯胸壁組織所致。
5、肩背痛
某些肺癌患者很少出現呼吸道癥狀,反而是會有肩背疼痛癥狀。這類主要是因為肺外圍型肺癌常侵蝕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組織所致。所以大家不要只注意呼吸道癥狀,也要重視肩背疼痛這種肺癌癥狀。
6、長期發熱
發熱是很常見的一種癥狀,肺癌患者也會出現。分類兩種,一種是炎性發熱,由于肺部腫瘤阻塞支氣管腔,造成支氣管腔引流不暢而出現炎癥所致。這種發熱,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可恢復正常體溫,如果是反復不斷的肺炎久治不愈時,那么應該考慮出現肺癌的可能性。另一種是癌性發熱,主要是腫瘤壞死組織被機體吸收所致,此種發熱使用抗炎藥物治療是無效的,能有一定療效的是激素類或吲哚類藥物。
7、聲音嘶啞
不少肺癌患者的第一主訴癥狀時聲音嘶啞,此癥狀經常伴有咳嗽。聲音嘶啞通常表明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或縱隔的直接侵犯導致左側聲帶麻痹,還可導致不同程度的上氣道梗阻。
8、肺外癥狀
肺癌可能會有一些肺外癥狀,因為肺癌會產生一些特殊活性物所致。比較常見的是肺源性骨關節增生癥。這些癥狀往往出現比較早,它隨著腫瘤的生長而出現,也會因為腫瘤的消失而消退。
不吸煙也可能得肺癌
大量資料表明,吸煙仍是引起肺癌的主因,但不可忽視的是,空氣污染,包括室內、室外空氣污染,比如廚房油煙、二手煙、裝修材料中的甲醛,以及遺傳因素也與肺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專家表示,肺癌有七類高發人群:
一是吸煙人群
吸煙是公認的誘發肺癌的主因。
二是受到環境污染的人群
如受到煙草煙霧、室內用生活燃料、煤煙、烹調油煙污染等。
三是職業暴露人群
現已證明以下9種職業環境致癌物增加肺癌的發生率:鋁制品的副產品、砷、石棉、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此外,長期接觸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空氣污染,特別是工業廢氣均能引發肺癌。
四是有惡性腫瘤既往史人群
曾經得過淋巴瘤、頭頸部腫瘤、做胸部放射治療的,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五是有肺癌家族史人群
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肺癌史,自身患肺癌風險會較普通人群增長約1.8倍。
六是患有慢性肺部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纖維化和肺結核等。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等情況的患者,要提高警惕。
七是老年群體
人口老齡化是各種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重要因素。人口老齡化不僅僅會使肺癌發生率增加,其他惡性腫瘤或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都呈現上升的趨勢。
肺癌篩查應該怎么做?
在我國,肺癌死亡率排在所有惡性腫瘤之首,而且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繼續上升。高死亡率主要是因為大多患者發現時已是肺癌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那么,肺癌早期篩查應該怎么做?
目前已經證明有效,并且被權威機構推薦的肺癌篩查方法其實只有一種,那就是低劑量螺旋CT。
肺癌常規篩查手段包括 X 線胸片檢查、痰細胞學檢查以及血清腫瘤標記物檢測等,但這些篩查方式受敏感度及特異度限制,效果都不理想。用CT檢查很靈敏,但是常規 CT 的輻射較大,且費用昂貴,也不太適合普通人群大規模篩查。
低劑量螺旋CT,顧名思義,就是讓檢查者少受到射線輻射的 CT。它之所以可行,是因為肺部和其它組織器官結構不同,肺部含氣量多、密度較低,因此低劑量的射線就能形成滿意的圖像。
低劑量 CT 較常規 CT 的輻射劑量降低了 75%~90%,檢查費用也更低。同時,低劑量CT還克服了 X 光胸片對非鈣化小結節不敏感的缺點,能發現直徑< 5 mm 的微小病癥,因此它能在高危人群中能發現更多的早期可切除肺癌。
那么,低劑量CT應該多長時間篩查一次呢?有家族病史、長期吸煙、50-70歲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建議每年一次。非高危人群如果要篩查,可以考慮2-3年一次。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央廣網、騰訊網、尋醫問藥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