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如何弄壞心臟的?
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專業學科主任郭藝芳表示,國內外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日后患心臟病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高血壓可通過多種機制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
1、導致心衰
動脈血管內壓力過高,心臟排血的阻力就會增大,久而久之會逐漸引起心室壁肥厚。之后,其運動會變的呆滯、不靈活、不協調,對心臟泵血功能造成影響,嚴重時可因心臟舒張能力變差導致心衰(也稱舒張性心衰或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
2、發生房顫
動脈內壓力過高,可導致心腔內壓力增高,久而久之會導致心房擴張。心房擴張后特別容易發生房顫,后者是一個很棘手的疾病,處理不好會導致心衰或腦梗塞。
3、引起冠心病
高血壓最常見的危害是引起冠心病。動脈管腔內血流的壓力長期增高,會破壞動脈內膜的完整性(可簡單地理解為血管內膜出現小破口),于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就會趁機進入血管壁內,并逐漸積累增多,形成粥樣斑塊,斑塊逐漸增大就會導致冠狀動脈明顯狹窄,造成心肌缺血,這就是冠心病。
4、誘發心肌梗死
如果長期高血壓,可能引起冠狀動脈內斑塊突然破裂,引起血栓,使其管腔閉塞,無法向心肌組織輸送新鮮血液,于是心肌缺血壞死,這就是心肌梗死。
無論有沒有癥狀,只要血壓增高就會通過以上不同方式影響心臟的健康。所以,預防和積極治療高血壓尤為重要,以免對心臟產生危害。
高血壓有哪些早期癥狀?
很多年輕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自己年輕、身體健康,不可能得高血壓,因而不重視常規體檢。同時,缺乏對高血壓早期癥狀的判斷知識,也讓一些年輕人確診時高血壓已經較為嚴重。那么,身體出現哪些信號預示血壓高了?
1、頭暈
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癥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與內耳眩暈癥相類似癥狀。
2、頭痛
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癥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起床活動及飯后逐漸減輕。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后腦勺。
3、煩躁、心悸、失眠
高血壓病患者性情多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動。心悸、失眠較常見,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睡眠不實、惡夢紛紜、易驚醒。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4、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早期多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因頗令人苦惱,故常成為促使病人就診的原因之一,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如童年時代的事情卻記憶猶新。
5、肢體麻木
常見手指、足趾麻木或項背肌肉緊張、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靈活。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后可以好轉,但若肢體麻木較頑固,持續時間長,而且固定出現于某一肢體,并伴有肢體乏力、抽筋、跳痛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預防中風發生。
專家提醒,還有一些高血壓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定期體檢、測血壓方能及時發現高血壓。早發現早干預,一些高血壓前期可以逆轉。
冬季如何降血壓?五種方法
1、適量攝取蛋白質
一到冬天,有很多高血壓患者都經常會有血壓急速升高的情況,而且很難控制,因為冬天的時候天氣比較寒冷,有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說像是吃肉類的食物,或者是海鮮類的食物,但往往這些食物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卻像是雪上加霜,如果是吃多了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血壓急速飆升。
2、做好保暖
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情況下,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防寒保暖,對于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患者來說,如果能盡量在寒冷的天氣不出門,那就不要出門,呆在家里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樣不僅不用害怕自己的血壓升高,而且還能夠保持自己體溫的正常。
3、清淡飲食
清淡飲食為宜。高血壓患者如果吃得太過油膩的話,就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比較大的負擔,相反的,清淡的飲食可以讓高血壓患者感覺到更加舒適,而且也能夠讓病情的好轉速度加快。
4、做握力練習
冬天寒冷,晨練要注意,在家也可運動,比如握力訓練。研究發現,健康成年人每周做3次簡單的握力練習,每次15分鐘,持續10周后,收縮壓就可降低約10毫米汞柱。還可在家做呼吸訓練,深呼吸可以緩解壓力,降低血壓。正確做法是:用鼻子深吸氣,充滿胸膛和腹部,然后慢慢通過嘴呼氣,重復上述過程。
5、早晚一杯白樺茸
除了防癌抗癌、降血糖外,藥用真菌白樺茸還有很好的清脂降壓作用。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記載,科研人員研究發現,白樺茸中的黑色素具有清熱解毒、軟化血管、下淤血、消浮腫等功效。經常使用白樺茸可使大動脈血壓、小動脈血壓和毛細血管血壓顯著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同時對組織和臟器起到保護作用,對預防或治療高血壓及其并發癥有益。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39健康網、家庭醫生在線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