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疼痛或是肝癌征兆
1、肝區疼痛
大部分肝癌患者會出現肝區疼痛,尤其是有肝硬化和肝炎病史的人群。雖然肝臟沒有任何痛覺神經,但表面有一層肝包膜,肝包膜神經非常豐富。肝癌早期引起的肝區疼痛是因為癌變位置靠外,牽拉肝包膜引起的。肝區疼痛和體位關系密切,當左側位時疼痛最為明顯。太勞累或夜間疼痛感有所加重,即使休息或用藥治療也沒有好轉跡象。左側肝癌可出現劍下突疼痛,右側肝癌表現為右肋和右上腹部疼痛。
2、腹脹腹痛
肝癌早期會引起消化功能失調。隨著癌細胞生長可壓迫或累及胃部,從而引起食欲不振,飯后上腹部有明顯的飽脹感和腹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和腹瀉等。
3、腰背部疼痛
當過度勞累或做劇烈運動時腰背部有酸痛感,一般休息幾個小時就能有所緩解。若疼痛一直沒有緩解,需警惕肝癌早期。肝上的惡性腫瘤往往處于右后方位置,會影響附近肌肉,導致疼痛感向腰背部蔓延。此外肝臟和心臟是相鄰關系,當肝臟受到損傷時會導致附近部位有明顯的不適感,如胸口疼痛或呼吸困難。
6類人是肝癌高危人群
1、老年人
研究表明,40歲以上的男性患肝癌的風險為50%。肝癌的發生與免疫系統下降直接相關。當達到一定年齡時,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會慢慢下降。無法有效地排泄體內毒素,也無法清除異常細胞,從而引起癌癥。
2、長期吸煙和飲酒的人
煙霧中的酒精和尼古丁會直接損害肝細胞,嚴重損害肝臟,并導致肝硬化和酒精性肝。另外,不清潔的飲食會導致感染。例如,發霉的食物中含有黃曲霉毒素,而泡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長時間服用會導致肝癌。
3、男性多于女性
男性患肝癌的風險比女性高約10%,這主要與體內的雌激素和雄激素直接相關。另外,男性朋友的工作壓力較高,飲食不規律,經常娛樂、飲酒、熬夜等都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4、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肝癌也有一定的遺傳性,對于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患肝癌的風險大約是普通人的五倍。因此,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應該去醫院進行定期檢查。
5、肝硬化患者
肝癌的發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由循序漸進的肝臟疾病發展而來。肝硬化尚未得到緩解,如果沒有良好的護理,它將直接演變為肝癌。因此,肝硬化患者應選擇正規醫院,必須及時治療。
6、乙肝患者
如果不及時治療乙肝患者,它將慢慢發展為肝硬化,最終發展為肝癌,而且乙肝這種疾病還會造成傳染。無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是乙肝大小三陽,都必須積極治療。
日常預防肝癌的幾點建議
1、注射乙肝疫苗
我國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高達13%以上。乙肝病毒是經體液(如血液、分泌物等)傳播的,除了注意使用血制品衛生、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和牙刷等以外,接種乙肝疫苗是最為簡便有效的預防方法。不僅小孩生下來要注射乙肝疫苗,成年人沒有注射過乙肝疫苗的、沒有得過肝炎的也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2、不吃發霉的食物
發霉的食物多含有黃曲霉素,這也是促發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霉變的食物,如霉變的玉米、花生、瓜子等含有較多黃曲霉毒素,不可食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食用水果蔬菜這類綠色食品,控制好肉類糖類的攝入量。
3、改變生活方式
減少亞硝胺攝入以及戒煙、戒酒。過量飲酒易導致酒精性肝炎,降低免疫功能,損害肝臟的解毒功能。要預防肝癌,就要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做到勞逸結合。
4、控制好情緒
中醫有言“怒火傷肝”,也有“大動肝火”這類的成語,都表明了憤怒的情緒會對我們的肝臟造成損傷,但是在生活中又不能保證事事順心,所以一旦遇到讓你惱火的事情最好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實在不行就發泄出來。
5、及時護肝
高危人群要重視日常保肝護肝,可適當補充一些有助肝臟健康的營養物質,例如早晚沖泡一杯白樺茸。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白樺茸含有200多種有效化學成分,經常使用有助清除肝臟脂肪、緩解炎癥,還具有抗病毒活性,及時護肝能夠降低患上肝癌的幾率。
6、定期檢查
假如家族中有人患肝癌或其他類型的腫瘤,那么家族其他成員應該格外注意。除了做到前面所說的防癌對策(預防肝炎、不吃霉變食物等)以外,還應該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40歲以上男性或50歲以上的女性、長期喝酒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應該每年體檢。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家庭醫生在線、尋醫問藥網、騰訊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