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攜帶者都有家族史?
據介紹,“兒子”姚某2歲的時候,在幼兒園體檢時查出患有乙肝。當時孩子母親許女士很疑惑,家里并沒有人患這樣的病,那姚某的病是從哪兒來的呢?現如今真相大白,原來姚某的親生母親患有乙肝,屬于母嬰傳播。據了解,我國乙肝高發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傳播。
首先,乙肝是傳染病,而非遺傳病。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傳播,親密接觸傳播, 乙肝患者的體液也具有傳染性,體液具體包括精液,陰道的液體,乳汁,血液,淋巴液,腦脊髓的液體,肺腔的液體,腹膜的液體,關節的液體,羊水等等。只要這些體液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傳染性。所以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員,都屬于最直接可能受影響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是在親密接觸下血液、體液傳播的概率會相應的提升。
家族性的傳播,通常又以母系為主,直接受害人群為子女。母嬰傳播中垂直傳播為主要的傳播方式,垂直傳播主要包括:子宮胎盤內,嬰兒就已經被感染;分娩的時候由于大量接觸母親的血液或是羊水造成的傳播。在我國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嬰傳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嬰幼兒時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打了阻斷針一定能避免感染?
多項研究證明,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聯合使用對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的阻斷效果達95%左右,因此兩者合用的預防效果是可靠的。如果姚某出生時,本該打在他身上的阻斷針真的錯打到了別人身上,那么這一抱錯,確實讓他錯失了阻斷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佳時機。
乙肝病毒在人體內一直難以被清除,就會持續損害肝細胞,引起炎癥,在大量的炎癥因子參與下,組織器官遭受破壞,內環境發生變化,炎癥本身發生癌變的機會就會更大。此外由于肝臟的修復能力極強,炎癥破壞的組織器官要修復,而肝炎病毒通過干擾正常細胞內DNA的復制,引起肝細胞惡變,最終在增生的過程中有可能就長成了腫瘤。另外,長期的慢性炎癥會造成肝臟纖維組織的增生,纖維組織的大量增生會致使肝硬化,使肝臟功能受損。
數據顯示,在我國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80%—90%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肝硬化患者中6%—15%在5年后會發展為肝癌。國內對肝癌的研究中還注意到:肝癌高發區人群中肝炎比例高,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者顯著高于HbsAg陰性者。可見乙肝與肝癌的關系密切。
警惕肝癌8個早期癥狀
1、胃腸癥狀
腹瀉腹脹伴有消化不良,右上腹肝區悶痛不適,按照胃腸疾病治療效果不佳,身體逐漸消瘦。
2、出血傾向
口干煩躁,睡眠質量下降,上腹部脹滿不適,還經常出現牙齦或者鼻腔出血,皮膚下出現瘀斑。
3、關節酸痛
腰背部明顯,抗風濕治療效果不佳,伴有食欲下降、肝區不適的情況。
4、肝病病史
有肝炎或者肝硬化病史多年,病情一直穩定,但是突然肝區及膽區疼痛不適。
5、腹部包塊
可在右上腹部肝區摸到質地硬、表面粗糙不平的包塊,而且包塊有持續增大的趨勢,卻沒有明顯的不舒服。發展到中晚期會多發性轉移。
6、肝炎癥狀
肝癌逐漸發展會出現與肝炎類似的癥狀,比如肝區疼痛、食欲下降、疲乏無力、身體日漸消瘦,繼續發展則會出現黃疸、腹水等表現。
7、發燒
由于患者抵抗力下降,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可能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或者其代謝產物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的,熱型不規律。
8、胸悶咳嗽
肝臟的解剖位置與膈肌、胸膜相鄰,早期肝癌侵犯胸膜則會出現反復性咳嗽,久治不愈,還可能伴隨胸悶。
預防肝癌從六點做起
1、肝炎的治療
不少患者在患上肝癌之前都有各種肝炎,常見的就是乙肝和丙肝,長期沒有得到治療就會導致肝臟的纖維化和肝硬化,引發肝癌。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預防肝炎,及時打疫苗。
2、霉變食物不要吃
肝癌的致病因素中常見的就是黃曲霉素,這種化學物質在霉變的食物中大量存在,是一種致癌性極高的物質。如果長期食用一些霉變的蔬菜和食物,會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病率。
3、及時戒煙戒酒
煙酒中都含有致癌物-亞硝酸,容易有酗酒吸煙的習慣,一定要及時改正,防止癌癥的發生。如果長期酗酒極有可能引發酒精性肝炎,使肝臟的正常功能失調,長期下去引發肝硬化和肝癌。
4、不能胡亂用藥物
是藥三分毒,平時不要胡亂用藥物,很多藥物都通過肝臟來排毒,一旦藥物毒性積累,就會導致肝臟的損壞,加重肝臟負擔,加重病情。
5、不要長期疲勞
注意保證每天充足的休息,不可過度勞累,這樣很容易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遭受病毒的侵襲。此外,還要保持積極的態度,保持開朗的心情。
6、定期體檢
每年都要定期的進行身體的檢查,尤其是肝炎患者和三十五歲以上的人更要注意,一旦身體不舒服就要及時進行檢查,及時治療,預防肝癌的發病。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網易、尋醫問藥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