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輕重取決于自身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包括免疫屏障、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屏障相當于國家的長城,不讓“敵人”進來,皮膚、黏膜、黏液等就是屏障,病原體一般很難侵入,但它們有一些薄弱環節,比如哪里出現了破損,病原就能侵入。
一旦病原體突破了免疫屏障,天然免疫系統就開始發揮作用。天然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與生俱來,像“哨兵”一樣,一旦遇到不認識的對象就當作“敵人”去攻擊。人們最熟悉的白細胞就是天然免疫的一個活性細胞。
如果病原體繼續突破,進入到人體、循環中,就有可能進入細胞內部,這時天然免疫就很難起作用了,需要特異性免疫,也叫獲得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能清除被感染的細胞而清除病原微生物。
特異性免疫主要由T細胞和B細胞組成,協同作戰。T細胞分為效應T細胞、輔助T細胞和記憶T細胞等,效應T細胞能定點清除病原微生物,記憶T細胞會記住入侵“敵人”的特點,再次發現病毒立刻識別并調動免疫系統去清除,這是保證人體不再次被感染的關鍵。B細胞產生抗體,具有中和病毒細菌的作用,也有記憶性細胞,持續性對抗病毒。
傳染病是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感染后會激發機體一系列免疫反應,免疫力是保護我們自身不受外來物質侵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是與生俱來的。這次新冠疫情中,死亡的病例大部分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患者,也有極個別的年輕患者病情突然惡化。從免疫學的角度來看,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免疫狀態本身不好,不能有效清除病毒,病毒在體內一直存在,導致拉鋸戰、消耗戰,在清除病毒過程中引起組織器官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另一種情況是機體的免疫狀態特別好,尤其是年輕人,病毒感染后出現過強的免疫反應,在清除病毒的同時,也給自身帶來重大傷害,造成“兩敗俱傷”。所以機體免疫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過于強烈的免疫反應會危及生命。
機體免疫力差的5個標志
1、本身患有基礎病
如果你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或肝腎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會影響你的免疫系統,你可能更容易遭受病毒的攻擊。而之前一份99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表明,其中約有一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
2、經常服用抗生素
如果你平時有抗生素依賴或是亂用藥物的習慣,你也應該注意,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破壞你的免疫系統,降低你的免疫能力。
3、經常感冒
如果你一年內感冒次數超過5次,這是一個免疫力下降的信號,說明你的免疫系統更容易遭受細菌或病毒的攻擊,導致你比別人更容易感冒。
4、飲食很單調
免疫系統和營養水平有直接的關系,如果你的飲食很單調,維生素、礦物質等攝入不足,也會導致你的免疫力出現下降,所以均衡的飲食至關重要,你應該每天盡可能吃多種類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肉、蛋、奶等等。
5、很少鍛煉
運動會幫助身體提高機能,降低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對你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好處,如果你很少運動鍛煉,那么你的免疫力水平可能會出現下降。
如何調整自己的免疫力?
1、充足睡眠
研究表明,長期通宵熬夜會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從而更容易感染病毒。充足的睡眠要保證醒來時體力恢復、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時。
2、多吃大蒜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研究發現,常吃大蒜不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還能幫助防止心臟類疾病。作為蔥屬植物,大蒜含有殺菌和抗病毒化合物,利于人體提高免疫力,全力對抗“入侵者”。但大蒜素對腸胃有一定刺激作用,腸胃疾病患者要少吃。
3、蔬菜雞湯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顯示,蔬菜搭配雞湯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部分消除因感冒引起的炎癥的食療作用。早先研究也證實,雞湯能緩解諸如咽喉充血疼痛等癥狀。專家補充,感冒容易影響人的食欲,此時蔬菜雞湯、雞蛋羹、面片湯等流食半流食均能補充能量,提高營養,幫助免疫力恢復。
4、沖飲白樺茸
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是一種主要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藥用真菌。研究表明,白樺茸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其中出產自西伯利亞極寒地區的白樺茸,子實中多糖含量可達14%。西伯利亞北方地區百歲老人非常常見,可能與他們從小就經常沖泡飲用白樺茸茶有關。研究還發現,白樺茸提取物還具有抗炎、抗病毒等功效,可用于預防流感、大腸桿菌感染等。
5、每周堅持鍛煉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一項報告顯示,運動能夠幫助“沖洗”肺部細菌,還能使白細胞流通更迅速,提高免疫系統檢測疾病能力。日常活動和體育鍛煉都能夠增加人體肌肉量,維持營養狀況。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但在身體基礎狀況正常的情況下,保證每周五天,每次30分鐘~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步行6000步以上、騎車、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運動量的不錯選擇。
6、保持微笑
積極樂觀的心態不僅能降低人體壓力水平,還能促進睡眠。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愉悅心情能降低應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細胞,從而提高免疫力。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新華網、騰訊網、網易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