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成患者專業信息獲取難
本次調研由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通過在線上患者社區及患者群發放問卷的方式進行,近千位患者和家屬參與了此次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卵巢癌患者及家屬都加入了2個以上的患者群,并關注多個癌癥科普公眾號。但61.64%的卵巢癌患者及家屬卻仍表示,治療中面臨的主要困境是獲取專業治療信息難。
同時,盡管超過九成的患者及家屬選擇患者群和公眾平臺如微博、微信等為主要信息獲取渠道,但超過92%的卵巢癌患者及家屬表示更加期盼來自于醫生的科普和建議,希望獲得更專業的治療指導。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令英教授指出,惡性腫瘤治療較為復雜,有一個“全程管理”在其中。一些片面或者錯誤的信息可能導致患者盲目參照治療經驗甚至不遵從醫生的治療方案,這樣不僅給醫生臨床診療造成了障礙,還可能讓患者進入治療誤區,延誤病情。
本次調研結果還顯示,84.48%的卵巢癌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整體治療和創新治療方式的認知有限,僅了解當前的治療手段;而在了解創新治療手段的患者當中,18%的卵巢癌患者因為家庭經濟原因無法負擔創新藥物的治療費用。治療信息缺失和經濟負擔沉重,是患者獲取卵巢癌創新治療方法的主要阻礙。
治療卵巢癌,警惕四個誤區
誤區一:不做手術只化療
有的患者確診卵巢癌后,希望不做手術只化療。專家表示,卵巢癌患者絕大多數都要做手術,除非患者的身體條件太差了,不能承受手術,比如患者的年紀已經80多歲了,或者患有很嚴重的疾病如心臟病、腎病等,才會考慮不手術,否則都要做手術。
誤區二:只做手術不化療
還有一些患者聽說化療副作用大,會掉頭發,很痛苦,希望做完手術以后不做化療,這也是不行的。專家表示,卵巢癌患者只有極少數是不需要化療的,比如極早期的患者,癌細胞局限于卵巢沒有擴散,惡性程度又不高,可以考慮不做化療密切隨訪,其他的患者都是要做化療的。
誤區三:化療藥打少一點或者打多一點
有些患者表示化療很辛苦,希望能打少一點,不要打那么多次;還有的患者想病情快點好轉,要求打多一點,打多幾次,更快、更徹底殺死癌細胞。專家表示,“這兩種想法都不對,實際上我們現在打多打少,都是經過很多患者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都是根據臨床研究得出的,打少了影響治療效果,打多了會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對病情也沒好處,所以患者還是應該聽醫生的。”
誤區四:不看靶點要求用靶向藥
很多患者把靶向藥看成神藥,聽別人說靶向藥效果好,就要求用靶向藥,這也是不對的。因為靶向藥要有相應的靶點才能用,如果沒有靶點用了也是白用,還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建議患者用藥一定要聽醫生的意見。
卵巢癌怎么才能預防?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早期很難被發現,一旦發現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其中七成是晚期,所以被稱為女性“沉默的殺手”。因此,早發現、早預防是關鍵。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卵巢癌?
1、生育
對于選擇做丁克還是生育孩子,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有研究表明,生育過的女性比未生育過的患卵巢癌的風險較低,這是因為在生育后哺乳期間,卵巢不排卵,得到暫時的休息,降低了患癌的風險。
2、口服避孕藥
很多人對避孕藥都抗拒,認為那是激素,對身體不好,但服用避孕藥后的確可以降低患卵巢癌風險,理論和生育差不多,都是減少排卵。
3、加強運動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預防疾病的辦法之一,女性可以選擇瑜伽、游泳、跑步等,即能塑身又能預防疾病。
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清淡飲食、規律飲食對于女性而言非常重要,避免攝入高膽固醇、高脂的食物,可以預防卵巢癌的發生。平時還可以經常使用藥用真菌白樺茸,有助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防癌抗癌能力。
5、保持體檢
由于卵巢癌在早期難以被發現,每年一次的體檢就尤為重要了,而且要做專門針對卵巢癌的檢查,一旦發現有病發的風險或跡象及時干預。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網易、廣州日報、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