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因為跑步戴口罩嗎?
針對近期接連出現的中學生復課后引發的猝死事件,北京兒童醫院綜合外科醫生朱林生朱林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必須冷靜客觀的分析意外不幸事件的背后的原因,從而減少和避免日后類似事件的發生。朱林生認為,自身心臟等基礎疾病、疫情期間長時間的不鍛煉,跑步前未進行充分的熱身,都可能是猝死的潛在原因。學生的猝死與戴著口罩跑步有無明確的因果關系,目前還尚無定論。
朱林生強調,首先要明確的是,在保證環境安全的情況下,跑步運動時最好不要戴口罩,因為口罩會影響呼吸和氧氣攝入,尤其是在劇烈活動時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我作為一名馬拉松長跑愛好者深知戴著口罩跑步是一種很痛苦的體驗。”跑了一段時間后,人體需要攝入更多氧氣而加快呼吸頻率時,戴著口罩仿佛有人用手捂著跑者的鼻子,難以呼吸。
近日,網絡上也有醫學專家發聲,“建議大家不要戴著口罩做劇烈運動,可能會引起缺氧,如果孩子需要上體育課的話,建議在通風的戶外進行,盡量選擇可保持一定距離的運動項目”。久未上體育課的中小學生,上體育課時運動量應循序漸進。
據了解,深圳市在5月5日出臺了《深圳市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體育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在室外上體育課,保證學生的距離,不用戴口罩。國務院疾病預防局發布的《關于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其中一條明確規定:居家、戶外,沒有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地方不用戴口罩。鑒于疫情期間學生長期沒有開展正規的體育課,山東省已明確通知今年取消中考體育考試項目。
哪些因素可能誘發猝死?
中國一項研究分析了231篇文章5516例猝死者的尸體解剖特點。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占57.8%,其中以冠心病猝死占比最高(55.2%);21.6%為肺源性猝死,9.21%為腦源性猝死。
此外,心肌病猝死為6.8%,心肌炎猝死為5.8%,肺栓塞為4.9%。在猝死的310例青年人中,最常見的是心肌病(23%)和心肌炎(16%)。冠心病占12%。其他還包括胰腺炎和骨折引起的脂肪性肺栓塞等。有既往病史者中,高血壓最常見,占38%,30%有心臟病,24%有糖尿病。
與猝死有關的最主要因素為情緒激動(26%)和勞累(25%),其次為飲酒和過飽等。在有癥狀體征記錄者1095例中,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休息睡眠中(16%),其次為嘔吐、呼吸困難、胸悶、出汗、胸痛、腹痛、頭痛等。
0~15周歲的猝死者多由感染性疾病及先天異常引起,主要是肺炎、顱腦感染和肺/腦出血等。30~63歲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年齡段。其生理上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時期;社會中又正值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嗜煙好酒,容易產生“三高”,出現以冠心病為首,其次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導致的猝死。
猝死急救,請記住6個步驟
在遇到突發的心臟猝死時,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或者999急救電話,簡單清晰地向急救機構說明所處位置,同時向周圍呼救,尋求身邊人的幫助,一起為病人進行急救。在急救時,要牢記以下6個步驟。
第一步:輕輕拍打患者,并且呼喚患者姓名,判斷患者有無意識,并且判斷患者是否還有呼吸。如果是專業人士,還可以通過摸下頸動脈脈搏來判斷心跳是否驟停。
第二步:如果發現猝死患者出現心臟驟停,要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且尋找身邊的人給予幫助。
第三步: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方法是:將患者平躺在地,跪在患者右側,解開患者上衣,對其進行胸外按壓,按壓的位置為乳頭水平連線和胸骨的交界處。
第四步:將手掌的根部放置在按壓位置,另一個手掌根部放置在前一手背上,兩手的手指交叉抬起,上半身略微前傾,借助上半身體重和肩部的力量向下按壓。
第五步:向下壓五厘米后,方式臂力,但手掌不能離開按壓部位,每分鐘按壓次數不能少于100次,也不能多于120次。
第六步:連續對猝死患者按壓30次之后,要對其進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對其吹氣,呼氣時松開其鼻子,使其胸廓抬起即可。
重復以上步驟,直到醫生到達現場為止。需要注意的是,對猝死患者進行急救時,中間一定不能間斷。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經濟日報、澎湃新聞、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