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腹痛查出早期胰腺癌
75歲的梁阿婆因“突發性上腹部疼痛”前往居家附近的醫院就診,急診科醫生化驗了血液后發現梁阿婆的血淀粉酶升高(血液淀粉酶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標志),腹部CT平掃檢查也提示梁阿婆得了“急性胰腺炎”,接著就在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
梁阿婆在發病前的兩個月里常常覺得胃部脹痛,于是在胰腺炎發病一周后來到龍華醫院脾胃病科進一步診治。接診醫生在詳細詢問了梁阿婆的癥狀后,再次建議她做上腹部的增強CT。與平掃CT不同,增強CT通過在病人血管內注射造影劑可以更清楚地顯示胰腺病變,增強CT檢查結果發現,梁阿婆的胰管出現了擴張,在胰頭部存在一個“模糊的低密度病變”,血液化驗發現她的腫瘤指標之一CA19-9出現了升高。
于是,醫生安排她做了一個“無痛超聲胃鏡”檢查。超聲胃鏡是一種特殊的內窺鏡,通過內鏡頭端安裝的高頻率超聲波探頭,如同胃鏡檢查一樣,隔著一層薄薄的胃壁對胰腺和膽管進行“最近距離”的超聲波檢查。超聲胃鏡檢查在梁阿婆的胰頭部發現了一個直徑1.6厘米的質硬腫塊,腫塊造成了胰管堵塞并且侵犯了膽總管的管壁,一切的一切均提示梁阿婆患了胰頭癌。所幸的是,醫生發現梁阿婆的胰腺癌還沒有侵犯周圍的血管,屬于早期階段,手術可以予以根治。
這些信號提示胰腺腫瘤
胰腺癌是一種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并不高,僅排在第六、七位,我國發病率僅為6.5/10萬。但胰腺癌死亡率卻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僅為5%,故胰腺癌又被稱為“癌癥之王”,形容其可怕程度。
胰腺兼有內外分泌功能,體積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與胃及十二指腸、膽總管等臟器鄰近,故胰腺癌臨床癥狀出現較晚。因此,當發現以下三個危險信號時需特別警惕!
1、上腹不適和疼痛
60%的胰腺癌患者初期有些癥狀,臨床診斷表現為上腹疼痛和說不清的不適感,悶堵感,時輕時重,時有時無,通常夜間更明顯,疼痛可牽涉到上胸部、背部,坐位身體向前彎曲或雙膝向前彎曲時,疼痛可減輕。
2、食欲不佳、消瘦
有研究表明,食欲缺乏、惡心嘔吐、大便習慣變化、消瘦為胰體尾癌的四大早期癥狀。有10%的患者以食欲不佳為首發癥狀,也有部分患者以消瘦為首發癥狀。而實際上,這已非早期的征象。
3、黃疸
為后期臨床表現,但也有14%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癥狀。臨床上大多數黃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專家提醒:對于沒有明確的胰腺炎誘發因素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平時經常有“胃部不適或疼痛”、血液腫瘤指標CA19-9升高或者近期出現血糖升高者,需要在急性胰腺炎恢復后盡早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包括超聲胃鏡和胰腺增強CT,以早期發現胰腺的腫瘤。
預防胰腺癌 從四個方面做起
1、戒煙限酒
香煙里面有很多的有毒物質,比如說蒽環、苯環等,它們可以造成胰腺損傷,最終導致胰腺癌。長期大量地飲酒同樣可以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
2、避免高脂飲食
吃過多高脂食物,會影響胰腺的代謝,造成胰腺損傷。另外,高脂飲食還會讓血脂變稠,血稠會影響胰腺的微循環,刺激細胞癌變。長期吃高脂食物最嚴重的后果就是肥胖。而肥胖跟胰腺癌的發生息息相關,美國有研究顯示,BMI>30,男性發病風險上升1.4倍,女性上升1.3倍。
3、積極治療糖尿病
胰腺癌與糖尿病的影響是相互的,美國癌癥學會明確表示糖尿病是胰腺癌的風險因素。日本進行的大規模的調查顯示,患有糖尿病的男性的胰腺癌發病風險比健康人群高2.12倍,女性高1.5倍,是一個相當高的風險因素。糖尿病患者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正常的情況下,血糖卻突然不受控制,這種情況要考慮做一下胰腺癌檢查。
4、高危人群定期篩查
慢性胰腺炎一直被認為是胰腺癌的癌前病變,不過慢性胰腺炎多久會發展成胰腺癌,這是不一定的,一般建議此類患者每半年做一次體檢。專家提示,針對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大家還可通過食用藥用真菌予以改善,例如白樺茸。
據科普書籍《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高脂飲食和STZ誘導的Ⅱ型糖尿病小鼠,與對照糖尿病小鼠相比,口服白樺茸多糖(900mg/kg)可顯著降低血清中游離脂肪酸(FFA)、總膽固醇(TC)、總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血乳酸的含量,有效增加了糖尿病小鼠肝臟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胰島素和肝糖原含量,改善胰島素抵抗(P<0.01);另外,多糖還可修復高脂飼料和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胰島β細胞損傷,增加胰島素分泌,促進肝糖原合成。
另據東北農業大學發表的《樺褐孔菌多糖的結構、抗氧化活性及對慢性胰腺炎的影響》研究論文,白樺茸多糖的鐵還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羥自由基清除活性都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強,且當濃度達到5 mg/m L時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羥自由基清除活性均趨近于抗壞血酸。白樺茸多糖對慢性胰腺炎的緩解作用也隨著濃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強,同時可以有效調節腸道菌群的結構及多樣性。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新民晚報、澎湃新聞、網易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