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3》劇照
為什么肺臟最容易患癌?
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我國惡性腫瘤流行病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肺癌每年發病人數78萬,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數為63萬,肺癌已經成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不少名人明星被肺癌“盯上”。今年以來,多位明星因肺癌離世。
2月21日,著名表演藝術家杜雨露因肺癌于哈爾濱家中病逝,享年79歲;據日媒報道,8月2日,日本著名女演員立石涼子因肺癌去世,享年68歲;9月5日,94版“包青天”的扮演者、香港“配音王”譚炳文因肺癌晚期出現呼吸困難,搶救無效去世,享年86歲.....包括前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北京首鋼籃球運動員吉喆等都因肺癌奪走了生命。
專家分析指出,肺癌發病率高與肺器官的特殊性有著密切聯系。人的生命需氧氣,每分每秒都需要呼吸,因此肺部是與外界暴露最多、接觸最頻繁的器官,它的損傷也最大,需要不斷繁殖新的細胞,這就導致細胞增殖時發生基因突變的機會變大。與此同時,空氣污染需要在肺部進行過濾,吸煙及二手煙、汽車尾氣、家中油煙等加重了肺部負擔。而名人、演員還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長期處于緊張、睡眠不足狀態,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容易失衡,進而更有可能被癌癥盯上。
中醫常說,肺為“嬌臟”,很多傳染性疾病,首先會侵犯肺,比如說非典、甲流等。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感受風寒、風熱、燥邪時,一開始也都表現在肺,如咳嗽、喘粗氣的癥狀。從西醫角度來說,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死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老年肺炎病死率相當高,就連季節性流感也會導致老年人死亡。長期、大量的臨床救治發現,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病誘因中,肺部感染占75.4%—82.8%。
肺開始癌變有4個“共性”
1、聲音嘶啞
在肺癌發病過程中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的感覺,聲音嘶啞有可能是縱膈受到影響引起,或者淋巴結長大之后導致同側喉返神經受到影響,因此會有聲帶麻痹,患者常見的表現就是聲音嘶啞。因此留意到自己總是存在聲音嘶啞這種現象,而且伴隨著咳嗽表現,有可能是肺癌的一種信號。
2、呼吸困難
肺癌發展過程中呈現的信號就是比較容易呼吸困難,患者呼吸受阻礙表現比較明顯,有時在夜間睡覺過程中也會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現象。一般有這種異常的表現,最好了解原因,因為肺癌發展過程中會對氣管造成影響,局部受到刺激之后可能就會有壓迫表現,患者可能會經常呼吸困難。
3、胸悶
平時感覺到自己有胸悶的表現,除了警惕心臟疾病之外,還要了解是否和肺部功能下降有關。很多人在肺癌發展過程中會導致胸悶明顯,肺部功能下降,呼吸受到阻礙,沒有足夠的氧氣提供給身體重要的器官,很多人會感覺到胸悶明顯,甚至產生胸部疼痛的感覺,這都可能是肺癌帶來的影響。
4、痰血
痰中帶血絲是比較常見的肺癌癥狀,但是痰中帶血會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很多患者在發現痰中帶血的時候并不會在意,主要原因是因為肺癌腫瘤局部壞死引起的血管炎,肺癌咳血是比較常見的癥狀,并且是階段性,持續性的,痰中可能會帶少量的血或者是少量的咳血,如果發現血管破裂的話,那么會大規模的吐血。
預防肺癌的五種方法要掌握
1、戒煙
肺癌的出現跟抽煙脫不開聯系。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戒煙,至少要做到控煙,不僅自己要少抽煙,也要減少自己生活環境的抽煙情況,或者自己主動遠離二手煙,要知道二手煙對健康的傷害并不比直接吸煙小。
2、保護環境
大氣污染也是導致近些年肺癌患病比例上升的一個因素。因此要從小事情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多乘坐公共交通,可以減少環境中的尾氣排放量。
3、職業保護
有些職業比如放射性采礦,這類工作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工作人員跟輻射物的接觸。如果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暴露在致癌化合物的場合中,那么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防護措施,如防護罩等等,避免跟致癌因子的直接接觸。
4、預防慢性支氣管炎
有數據顯示,在肺癌患者中,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的人群要高于無病史人群。因此,當出現慢性支氣管炎后,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而這類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不要抽煙,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如果還有抽煙習慣的話,兩種病并發的概率是很大的。
5、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醫療技術上對于肺癌有相應的治療方法,但是一定要盡早發現,這樣才可以提高治療成功率,這就需要借助本文了解的肺癌癥狀,發現癥狀之后一定要及早進行檢查,切勿拖延,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增加治療難度。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堅持身體鍛煉,健康飲食、不熬夜、保持樂觀情緒,以及常喝藥用真菌白樺茸增強抗病能力。據《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介紹,有學者應用MTT實驗觀察到白樺茸中具有抵抗突變作用的活性成分——樺褐孔菌醇(Inotodiol)對于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株的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研究還發現,從白樺茸子實中分離得到的多糖,可以有效抑制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白樺茸在俄羅斯、波蘭、日本等國應用歷史悠久,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宣布白樺茸含有抗腫瘤物質,政府批準其可以用于醫藥品開發。作為一種野生藥用真菌,白樺茸長期使用無毒副作用。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荔枝網、新浪網、騰訊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