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4個呼吸道異常表現
1、聲音嘶啞
一般情況下,聲音嘶啞出現多與上呼吸道感染、大聲長時間說話、大量吸煙飲酒等因素有關。但是,這類嘶啞在對癥用藥、休息后就會緩解和消失,而肺癌造成的聲嘶則完全不同。數據調查顯示,有近30%的肺癌患者都在病情不同時期出現了聲嘶癥狀,這與腫瘤壓迫支配聲帶的喉返神經有關;患者往往會突然聲嘶,隨后病情進展迅速,甚至是患者會完全失聲,即便是用藥之后也沒有好轉。
2、咯血、痰中帶血
這也是肺癌最為典型的癥狀之一,中心型肺癌甚至是在早中期就可出現咯血、痰中帶血癥狀。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癌腫的表面有大量血管分布,它的供血量非常大,但表面的血管又相當脆弱,咳嗽會導致表層血管破裂,進而出現咯血、痰中帶血等癥狀表現;它多呈現出反復狀,又或者是僅僅持續了一段較長的時間。
3、咳嗽
咳嗽是肺癌最為典型的癥狀,患者多為纖維刺激性嗆咳、無痰或少許泡沫痰等癥狀。數據調查顯示,在臨床有50%的肺癌患者都是以咳嗽為首發癥狀的,這與癌腫生長、刺激大支氣管有直接關系。如果本就有慢性咳嗽患者,近期發現咳嗽的性質和平時不同,又或者是咳嗽經過治療無效、持續較長的時間,都應當及時就診進行相關檢查。
4、胸悶氣短
有近10%的患者在之前從沒有過任何癥狀,只是以胸悶氣短為首發表現。之所以肺癌會導致氣短,多與淋巴結轉移、壓迫器官等因素有關。除此外,當肺癌出現大量胸腔積液、又或者是患者存在肺不張、腫瘤栓塞等問題,都可導致胸悶、氣短等癥狀出現,和之前的肺活量比起來,患者能明顯感覺近期肺活量下降了。
肺癌“偏愛”這4類人
1、具有肺癌家族史的人
肺癌具有一定的遺傳幾率,具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上肺癌的幾率要比正常人高上2.5倍左右;所以家族里面有肺癌患者,其后輩就應該養成定期到醫院體檢的習慣,在平常要積極的預防肺癌。
2、長時間大量抽煙的人
很多人都有抽煙的習慣,而且每天抽煙的數量不低于20支,這樣就會導致呼吸道和肺臟受到嚴重的損害。長時間下來肺臟組織就容易發生病變,引起肺癌。尤其是年齡大于45歲之后,發生肺癌的幾率要比45歲之前大很多。
3、患有慢性肺病的人
很多人都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者肺結核之類的疾病,這些人群若是沒有在生活上加以調養身體,平時也不積極的配合治療,也沒有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患上肺癌的幾率會大大的增加。尤其是平時出現慢性咳嗽、咳血、呼吸不暢等癥狀,就要提高警惕。
4、從事特殊職業的人
例如化工廠工人、廚師或者家庭主婦。在工廠里面大多數環境都比較差,其中空氣之中有著比較多的有害顆粒,工人若是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就容易吸入這些有害物質,導致肺纖毛受到影響,無法順利地進行復習工作,長時間下來就容易引發肺部病變。廚師和家庭主婦都需要做飯,在廚房里做飯的時候,如果沒有做好通風措施,吸入大量的油煙也會導致有害物質進入肺臟,對人體造成慢性損害。
預防肺癌的6個簡單方法
1、廚房多通風
肺癌并非男人的專利,許多家庭主婦也有患肺部疾病的可能。因為長期的廚房油煙,導致致癌物質在長期積累下有傷身體,為了避免油煙傷害到肺部,要充分使用抽煙煙機,并讓廚房盡可能保持空氣對流。
2、調節情緒
情緒的波動也有誘發肺癌的可能,尤其是失落、消極、抑郁等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增加致病菌進入人體,導致免疫功能下降。
3、全身體檢
胸片檢查通常無法發現微小病灶的肺癌,容易漏診;專家建議,有胸肺部不適者,應做好每年的全身體檢。
4、預防慢支
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會增加肺癌發生率,所以,預防及發現慢性支氣管炎,要及時就醫,等于遏制了肺癌的可能。
5、避免過勞
不良生活習慣里,酗酒和過度勞累都有引發機體免疫功能減弱,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肺癌眷顧。所以,少酗酒、少熬夜就成為預防肺癌的最簡單的方法。適當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病毒侵襲。
6、常喝白樺茸茶
日常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膳食纖維,早晚沖泡一杯白樺茸也有助增強防御肺癌的能力。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又稱樺樹茸、西伯利亞靈芝,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真菌。據科普專著《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記載,白樺茸中具有抵抗突變作用的活性成分-樺褐孔菌醇,它對于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株的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官宣白樺茸具有抗腫瘤作用,政府批準其可用于醫藥品開發,是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布洛欣腫瘤醫學中心推薦使用的。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騰訊網、瀟湘晨報、搜狐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