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癥死亡人數全球第一
2020年全球癌癥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中國癌癥死亡人數300萬,占癌癥死亡總人數30%,主要由于中國癌癥患病人數多,癌癥死亡人數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癌癥死亡人數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中國300萬,印度85萬,美國61萬,日本42萬,俄羅斯31萬,巴西26萬,德國25萬,印度尼西亞23萬,法國19萬,英國18萬。
之前,肺癌一直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癥,而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肺癌為220萬,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但在中國,乳腺癌則在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之后,位居第四。
全球發病率前十的癌癥分別是:乳腺癌226萬,肺癌220萬,結直腸癌193萬,前列腺癌141萬,胃癌109萬,肝癌91萬,宮頸癌60萬,食管癌60萬,甲狀腺癌59萬,膀胱癌57萬,這十種癌癥占據新發癌癥總數的63%。
2020年,全球肺癌死亡180萬例,遠超其他癌癥類型,位居癌癥死亡人數第一。癌癥死亡人數前十的癌癥分別是:肺癌180萬,結直腸癌94萬,肝癌83萬,胃癌77萬,乳腺癌68萬,食管癌54萬,胰腺癌47萬,前列腺癌38萬,宮頸癌34萬,白血病31萬,這十種癌癥占據癌癥死亡總數的71%。
在全球范圍內,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2040年相比2020年,癌癥負擔將增加50%,屆時全新新發癌癥病例數將達到近3000萬。這在正經歷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國家中最為顯著。
走近癌癥群體的孤獨
歲末年初,《送你一朵小紅花》成為了上映電影中表現最過搶眼的一部作品。與韓延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滾蛋吧腫瘤君》一樣,《小紅花》同樣將視角放在了癌癥群體身上。但這一次,或許是因為《小紅花》的主人公為僅有18歲的韋一航,所以除了美好真摯的愛情,我更加看到了癌癥患者的內心孤獨與一個家庭心酸的抗癌歷程。
韋一航,18歲,腦癌患者,做過開顱手術,身體備受折磨的同時,內心更是極度煎熬。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在擔心有一天會突然離去。也正因此,韋一航總是冷冰冰的,不敢與人發生交際,也不喜歡交朋友。他說:“我這個人走路喜歡挨邊走,我坐公交車必須得縮在最后一排,我不想跟任何人產生聯系,我怕我剛把我的真心掏出來,我就死了。”
孤獨和煎熬是韋一航生活的主旋律。同樣的,除了韋一航,內心更加絕望的,還有韋一航的父母。從知道韋一航患病開始,父母便開始加倍工作,省吃儉用,而且還要在孩子面前故作堅強。爸爸韋江為了賺錢,在結束一天疲累的工作之后,還要繼續做滴滴師傅,得了胃潰瘍也不舍得去醫院。媽媽陶惠更是將省錢作為生活的重要準則,哪怕是三毛五毛都要計較半天。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韋一航生病。這對于韋一航來說,內心的痛楚只能更加深刻,他愈發覺得自己是這個家庭的拖累,心理包袱越來越重。而當父母感知到韋一航的心理壓力,他們只能繼續故作堅強,祈求抗下一切。癌癥就像是一個牢籠,把他們一家人牢牢地鎖住,而且越收越緊。
送出的“小紅花”究竟是什么?作為一名癌癥患者,韋一航不希望自己被關注,更不希望把自己當做教材宣揚。其實,這反映了部分癌癥群體的個人意向。關心癌癥群體固然是一件暖心且正能量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很少會關注到癌癥群體內心真實的感受。
親人得了癌癥該怎么面對?
1、情感安慰
確診癌癥后,人的心靈往往是脆弱和孤獨的,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家人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如果心態好、飲食平衡、生活習慣健康,整個機體狀態就能保持平衡;如果遭受打擊或經常悶悶不樂,癌細胞可能會迅速發生發展。而經常有家人陪伴在側的患者,心理上一定能獲得更多的支持,自然也能更好的保持心態健康,對癌癥治療起到積極作用。
2、身體護理
除了精神上的陪伴,癌癥患者的飲食上也需要非常注意,要遵循“全面、均衡、適量”的原則。尤其是癌癥病人有忌口的情況也要考慮。而平時和患者接觸最多、最了解患者口味的人莫過于家屬了,這時候家屬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咨詢醫生,再針對性地予以調整。
3、經濟支撐
治療癌癥需要背負不小的經濟壓力,當患者自身的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治療費用時,家人可以適當地給予幫助。如果當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都陷入窘境時,首先可以尋找治療上的最優解,在保證療效的情況下盡量壓縮開銷。另外,可以考慮向外界尋求幫助,比如愛心眾籌等等。
4、梳理好自己的心情
作為一個癌癥患者的家屬,除了不用忍受病痛之外,有的時候壓力并不比患者本人少,所以除了要好好照顧和陪伴患者之外,自己也需要努力淡定一些、冷靜一些,更加平和的和患者相處。要知道,當一個人深陷崩潰的時候,是無法表達愛與陪伴的,就像一個深陷泥潭的人,是無法把另一個深陷泥潭的人救出來的。所以,要告訴自己冷靜一些,告訴自己患者還需要你的陪伴,告訴自己不要太難過。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健康界、騰訊網、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