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不是重大疾病?
甲狀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和髓樣癌四種病理類型。女性發病較多,男女發病比例為1﹕(2~4)。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
乳頭狀和濾泡狀甲狀腺癌是分化程度較高的甲狀腺癌,占所有甲狀腺癌的80-90%。變異型甲狀腺癌包括高細胞型、島型、柱狀細胞型和Hurthle細胞型。它們的治療和處理方式很相似。如果能及早診斷,大多數乳頭狀和濾泡狀甲狀腺癌都能治愈。
臨床上,90%的甲狀腺癌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其10年生存率高于90%。這其中,分期在I期和II期的中低風險分化型甲狀腺癌占比又在95%以上;分期在III期和IV期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和未分化型甲狀腺癌占比較低,但預后較差。
甲狀腺癌的術后生存率也高,像乳頭狀癌等病情較輕的類型,患者1年生存率近100% ,5年生存率女性約98%,男性約95%。據統計,目前甲狀腺癌在美國治愈率超過90%,在國內也接近85%。如果是年輕人發病,并且發現得早的話,治愈率幾乎是100%,術后復發的概率也非常低。
站在醫學的角度上,雖然甲狀腺癌毫無疑問在病理學上是癌癥,但是在治療和疾病轉歸上與其他惡性腫瘤有著明顯不同。近年來隨著超聲等影像技術的進步和普及,早期發現率逐年升高,甲狀腺癌的高發病率、低死亡率、低治療費用,與其他的重大疾病并不在一個水平。
哪些因素誘發甲狀腺癌?
1、長期接觸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有可能會使甲狀腺功能受損,導致甲狀腺激素水平紊亂,誘發甲狀腺癌的出現;放射性元素可能致使細胞出現不良的裂變,即癌變。長期接觸放射性元素的人,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會比常人要高,屬于高危人群。
2、內分泌紊亂
甲狀腺屬于內分泌系統中的一部分,換而言之就是內分泌健康與否關乎到甲狀腺的健康。現在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非常不好,挑食甚至是偏食,例如有人口味是無辣不歡和非肉不吃的,長期吃這些辛辣油膩的食物的朋友內分泌系統很容易發生紊亂,進而誘發甲狀腺癌。
3、經常熬夜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社交媒體日益發達,使現在很多人成了夜貓子,玩游戲、玩直播幾乎每個晚上都要熬夜甚至有時還會通宵。很多人認為只要在白天把覺補回來就行,但是熬夜帶來的危害不是補覺就能彌補的,會輕易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增加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
4、對甲狀腺結節不夠重視
甲狀腺結節發病率很高,但還算幸運的是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是不需要治療的,定期復查就行。但是很多人只聽到了前半句:是良性的,不要治療,將后半句的復查忘得一干二凈。雖說是良性的,但是不排除癌變的可能。很多人對甲狀腺結節的掉以輕心,最終拖成了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有哪些早期信號?
1、脖子粗大
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的腫大,嚴重還會影響到發聲、吞咽和呼吸,如果覺著自己的脖子好像變粗了,不妨到正規醫院檢查一下甲狀腺。如果你的脖子突然變粗大,并且找不到任何的原因,那么就需要警惕應對了。
2、皮膚干燥或潮濕多汗
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導致汗液、皮脂分泌減少,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反映在皮膚表面,會導致皮膚干燥粗糙,甚至連頭發、指甲都會受到影響,指甲變得脆且容易斷,頭發干枯沒有光澤。這樣的異常情況出現以后,應趕緊去到正規醫院檢查。
3、體重增加/突然消瘦
很多因素會導致體重增加,但是如果在撇除飲食、運動等因素以外,體重莫名其妙驟然上升的,那么這往往意味著是甲狀腺出現了問題。隨著甲狀腺異常的出現,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身體新陳代謝會大受影響,消耗的熱量會大大減少,再加上甲減可以引起水腫,體重就會明顯增加;甲亢病人則正好相反,機體代謝水平高,能量消耗大,雖然吃得多,反而還會“掉肉”。
毫無疑問,甲狀腺疾病發生后會出現一系列的癥狀表現,希望大家都能夠警惕應對,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自己身體健健康康的。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視對甲狀腺的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重視體檢。對于高危人群來說,還可以經常使用藥用真菌白樺茸。
白樺茸屬于藥食兩用真菌,又稱樺樹茸、西伯利亞靈芝。據科普專著《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和相關研究文獻記載,實驗研究表明,有多種腫瘤細胞均受白樺茸的顯著抑制,在白樺茸提取物的作用下,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癌細胞的轉移復發,并使患者的免疫能力得到明顯提升。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官宣白樺茸為抗腫瘤物質,政府批準其可以用于醫藥品開發,是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布洛欣腫瘤醫學中心推薦使用的。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生物谷、網易、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引用自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