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素讓宮頸癌快速增長
1、性行為紊亂
有多個性伴侶,性伴侶越多,其宮頸癌發生的相對危險性越高,妓女的發病率比正常人多了好幾倍。另外,有調查顯示,初次性交年齡約15歲同時有兩個以上性伙伴更是早發宮頸癌的發病原因, 18歲前有性生活的女性,其宮頸癌的發病率較18歲以后開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多次結婚宮頸癌的發病率也較高。所以女性的性伴侶不能多。
2、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乳頭瘤病毒、人巨細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也可能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3、宮頸出現炎癥
若是宮頸出現了機械性的損傷,會導致創傷、病毒的存在。
4、遺傳因素
宮頸癌與遺傳有關,處于生育時期的婦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長期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學因素刺激,生殖細胞發生畸變。她們的后代出生后也很容易患癌癥。
5、性伴侶
研究顯示,男性包皮垢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后可轉變為致癌物質,也是導致宮頸癌的發病原因。現代人觀念的改變,導致宮頸癌患者越來越年輕,二三十歲患上此癌并不鮮見。
早篩查、早防治非常重要
宮頸上皮細胞癌變過程漫長,通常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充分的證據表明,通過早期檢測,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鼓勵女性定期接受篩查。若能早期甚至超早期捕獲發現,治愈率可達100%,是目前醫學真正做到可預防、可治愈的癌癥。
一旦出現白帶渾濁、血性白帶、不規則陰道出血等危險信號,應當及時就醫,接受早期指導。接下來介紹三種檢查有助女性早期預防宮頸癌:
1、HPV(人乳頭瘤病毒)病毒檢查
原理:病因學角度的檢查。篩查有無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監控HPV感染、易發展成癌前病變或癌的高風險婦女。
取樣標本:宮頸上皮細胞。微創取樣。
已知99.6%的宮頸癌患者是因HPV感染引起。HPV感染與性行為關系密切,還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每5個女性中有4個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會感染HPV。感染HPV后,大多數感染會在一定時間后自然消退,并不引起宮頸細胞的改變和致病。HPV感染的女性不一定發展為宮頸癌,只是患宮頸癌的風險增大;陰性結果代表女性罹患宮頸癌的風險較低。
2、TCT(宮頸液基薄層細胞)細胞檢查
原理:細胞形態學角度的檢查。篩查是否存在細胞形態發生異常(瘤樣病變)的病變細胞。CIN3病變成為篩查的重點目標。
取樣標本:宮頸上皮細胞。微創取樣。條件好的取樣還可查出細菌、真菌、放線菌、衣原體、滴蟲、皰疹病毒、HPV病毒等。
3、FH 技術方法
FH 技術方法是全球首個子宮癌FH篩查技術、FH物質檢查最新技術應用。細胞游離亞鐵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 FH)是腫瘤細胞代謝演變進程中析出的特征性物質(效應性生物標志物)。
原理:FH物質在上皮細胞DNA錯誤轉錄、基因表達失控(惡變)、細胞蛋白發生構象改變時就開始從細胞器中析出。FH析出量與細胞惡變程度呈正相關。
取樣標本:少許宮頸滲液。100%無創取樣。床邊比色檢測。60秒即出結果。
靈敏度(Sensitivity)92%,特異度(Specificity)97%,特色用于子宮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絨毛膜上皮癌)各階段的篩查與診斷,其中以宮頸癌篩查與診斷臨床應用最為廣泛。
宮頸癌生活中如何預防?
1、多吃水果蔬菜
生活中一定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最好是深色的,因為對癌癥有一定的預防的作用,大多數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還有少數的是可以通過飲食來改善的。
2、定期檢查
如此所述,經常定期的檢查身體很有必要,定期的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也能夠防止一些疾病的惡化。
3、鍛煉身體要積極
鍛煉身體,注意身心健康。一般人每天要鍛煉一個小時,學生的鍛煉時間每天要保證兩個小時,但運動不能過量,避免造成體力透支。
4、戒酒限酒
一定不要抽煙、喝酒,這兩者對身體都非常的不利,很多女性也喜歡抽煙喝酒,現在很多年輕女性喜歡電子煙,同樣具有致癌性,一定要慢慢改正這個習慣。
5、注意衛生
吃飯前后一定要洗手,這樣才能夠把一些細菌給洗掉,要經常勤換洗衣服。穿著透氣、寬松的純棉內褲:霉菌易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生存,因此應該穿著透氣、寬松的純棉內褲。
6、常喝白樺茸
白樺茸不僅適合中老年人,也非常適合女性經濟飲用。據科普專著《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記載,白樺茸具有抗氧化、延續衰老的作用,尤其因抗腫瘤作用而聞名。有研究報道稱,白樺中的樺褐孔菌醇能誘導人宮頸癌HeLa細胞凋亡,并以早期凋亡細胞為主,隨著樺褐孔菌醇濃度增加及作用時間的延長,抑制率明顯增強。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騰訊網、家庭醫生在線、三九養生堂等媒體;圖片引用自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