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茸又稱樺褐孔菌,是一種主要寄生于白樺樹的藥用真菌,主要產地在北緯40~45 度適宜白樺樹生存的寒溫地帶,如歐洲的波蘭、芬蘭,俄羅斯西伯利亞、日本北海道及中國黑龍江和吉林等地。白樺茸能汲取樺樹的精髓,使樹木枯死而自身集各種營養并產生具有防病作用的次生代謝產物。
據了解,在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白樺茸被用作藥物和日常養生飲品。其中,俄羅斯依托豐富的白樺樹資源,成為白樺茸原料儲備最多的國家,并在白樺茸科學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率先實現了白樺茸的產業化,開發出了眾多白樺茸醫藥品和健康產品。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中俄健康產業合作的深入推進,俄羅斯白樺茸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白樺茸逐漸被國人熟知,越來越多的國內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始重視白樺茸。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理想技術”科學心理學中心主任、伊爾庫茨克市“貝加爾藥草”公司負責人霍羅什金·巴維爾·巴甫洛維奇應邀為《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作序。巴甫洛維奇表示,“從2002年起,我們進行了多項科學實驗,研究了100多種有治療作用的植物和真菌,白樺茸是最好的一種。它的提取物是我們研究的所有天然物質中最安全的,白樺茸飲料是許多俄羅斯人每天都在服用的健康飲品。”
現代天然藥物化學研究表明,白樺茸主要含有多糖類、三萜類、倍半萜類、多酚類等化學成分,被證實的有效成分達200多種。其中,多糖是白樺茸的最有效成分之一,富含多種多糖,主要單糖組成有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巖藻糖、葡萄糖醛酸等。目前,國內中醫藥專家已展開對白樺茸的藥理活性研究,擬將白樺茸納入中藥體系。
作為國內較早研究白樺茸的企業家,率先赴俄羅斯投資白樺茸并把俄羅斯白樺茸引進至國內的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也參與了該書的編著。楊波表示,“相較于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國家,我國在白樺茸上的認識、研究及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當前能夠接觸到的許多白樺茸研究成果,都來自國外。希望通過《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的出版,讓更多國內科研機構和有識之士加入到白樺茸的研究行列,共同推動藥用真菌白樺茸在國內的應用發展,服務于人們的健康生活。”
據悉,《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一書共分為六個章節,包含白樺茸的生物學物性、化學研究、生物活性研究、古今應用情況以及開發前景等重點內容。21世紀是植物藥興盛的時代,白樺茸作為大型藥用真菌的代表,無疑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和應用空間,如何將白樺茸中的有效成分分離出來,進行單體試驗和藥劑開發,將是白樺茸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