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預示腫瘤的五種皮膚病
1、惡性黑色棘皮癥
黑色棘皮癥是以皮膚顏色加深,出現天鵝絨樣或乳頭狀增生為特征的一類罕見皮膚病。臨床上把它分為兩種,一種是不伴有內臟腫瘤的良性黑色棘皮癥,一種是惡性黑色棘皮癥,多伴有內臟腫瘤。研究發現,臨床上約有60%患者皮膚癥狀與腫瘤同步出現,約有兩成的患者先出現皮膚癥狀再出現惡性腫瘤。跟惡性黑色棘皮癥相關的多為腺癌,多發生于膽道、食管、膀胱、胃腸道和甲狀腺等,其中以胃癌最常見。
2、乳房皮膚橘皮樣改變
乳腺癌發生時,乳房皮膚會呈現皮膚橘皮樣,這主要是因為乳腺的淋巴管被腫瘤阻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礙,出現真皮水腫所致。所以,當發現乳腺出現皮膚橘皮樣改變時可以結合其他癥狀加以判斷,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就醫,才能快速確診。
3、皮肌炎
皮肌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疾病,發生時會累及橫紋肌,使皮膚呈現出多種損害,也可影響到內臟機能。皮肌炎的表現多種多樣,單憑一種癥狀無法確診,以面部表現最為常見,比如上眼瞼出現紫紅色斑,隨著病情的進展,可擴散至耳前、顴頰、前額、頸、頭皮、耳后和上胸,閉眼時,眼瞼處的毛細血管清晰可見。研究發現,皮肌炎與一些內臟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而且發病年齡越高,伴有腫瘤的幾率越大,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肺癌和胃腸道癌。
4、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皮膚病,其特征為突發性、沿神經帶分布、呈單側、密集成群,出現時伴有明顯疼痛,治愈后一般不會復發。帶狀皰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但很多研究發現,如果患者是50歲以上的中年人,很有可能合并內臟腫瘤,其中較為常見的是淋巴癌和胃腸道腫瘤。
5、紅斑鱗屑皮膚病
鱗屑是已經脫落的表皮角質層,形態多樣,數量不一,大多是由某些皮膚病所引起的繼發損害。一些常見的皮膚病都可引起紅斑鱗屑,如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銀屑病和系統紅斑狼瘡。然而,一些惡性腫瘤跟它的發生也有關。尤其是老年人,持續出現紅斑鱗屑皮膚病時,應警惕皮膚惡性腫瘤。
皮膚變色潰瘍,警惕皮膚癌
皮膚病可能預示內臟腫瘤,一些皮膚不適表現還暗示著皮膚癌。當你的皮膚出現以下癥狀時,需要警惕。
1、皮膚顏色變化
由于地域的不同,我們本身的皮膚顏色也是不同的。但不管怎樣,如果你的皮膚局部發生了顏色變化,呈現紅色、藍色、以及棕色的時候,或者本身就存在著痣發生顏色的改變,這可能皮膚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2、濕疹
皮膚上出現有濕疹樣的變化,如疹點顏色發紅或者會有出血,也要考慮是皮膚癌的早期癥狀表現。女性如果在乳房的位置出現了濕疹樣的小疙瘩,乳頭部位還可能出現滲液,都要考慮到是皮膚癌的癥狀表現,需及時就醫。
3、潰瘍
我們都知道皮膚癌的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所以疣狀物也會迅速的形成大量的潰瘍。這種潰瘍性狀是不完全一樣的,有一部分呈現結節狀,會不斷的向基底部進行浸潤。
4、皮膚上出現新痣
部分人的痣可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變大,然而另一部分本人可能在皮膚上長出了新痣。不管是舊有的痣變大,還是新痣的長成,或者是出現色斑出血的情況,這都可能是皮膚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5、皮膚上經常長出新生物
如果在你的皮膚上出現了突出的新生物,可能是局部有潰瘍或者是出血的情況,而且粗糙不平,這個時候你也要考慮到是皮膚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愈合傷口長疙瘩,警惕皮膚腫瘤
此外,如果出現愈合傷口長疙瘩,要警惕皮膚腫瘤。專家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皮膚創傷也是家常便飯。人們的皮外傷一般都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痊愈,但基本是以疤痕的形式愈合。但是,還有一些人的皮膚組織在愈合的過程中“賣力”過度,出現了高于正常皮膚且形狀不一、色紅質硬的疙瘩??蓜e小瞧這些疙瘩,醫學上稱之為“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一種瘢痕組織過度增生的皮膚疾病。簡單來說,就是皮膚損傷以后,愈合過程不停滯,瘢痕組織向周圍正常組織浸潤性生長。專家表示,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
千萬別因為“良性”二字而忽視瘢痕疙瘩的危害。良性腫瘤雖說絕大多數不會惡變,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但這并不是說,良性腫瘤沒有危險。相反,有些良性腫瘤對人體危害很大,必須密切關注。瘢痕疙瘩就是其中一種。
瘢痕疙瘩組織又癢又痛,嚴重時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影響很大。此外,它還易發感染、破潰,當皮膚潰瘍反復發作時,易發生惡變,若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瘢痕癌。瘢痕疙瘩也可隱匿發病,并非只有大的傷口愈合時才會引發,如毛囊炎這種常見炎癥也具有誘發瘢痕疙瘩的風險。
瘢痕疙瘩發病原因復雜,包括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感染、局部高張力以及過度炎癥反應等因素。除了上述可能涉及的因素之外,學界還有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學說、機體免疫學說等。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