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有四個預警信號
1、晨起時頭暈,晚飯后清醒
臨床觀察顯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后會感到腦袋暈暈乎乎的,沒有力氣,沒有睡醒后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的感覺。而吃過早飯后,大腦才逐漸變得清醒起來。等到晚飯過后,精神狀態反而最好,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沒有困意,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增高向人體發出的信號。
2、午飯后犯困,須立即睡覺
正常人吃過午飯后都會有困倦感覺,但可以忍受。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飯后馬上就犯困,睜不開眼,要立即睡覺,否則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如果睡上一會兒,精神狀態明顯好轉。這是因為午飯后血液循環在加速,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大腦血液供應不足癥狀更加明顯。
3、下蹲時氣短,肥胖者居多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這些人下蹲比較困難,甚至因為過度肥胖而無法蹲著干活,一蹲下就感到胸悶氣短、呼吸不暢。人體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于黏稠,導致血液循環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象。
4、視力突然模糊,一下看不清東西
有些人平時視力還可以,但常出現短暫性模糊,嚴重時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該情況普遍發生在65歲以上老年人身上。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稠會出現什么危害?
1、加快動脈血管硬化
當血液粘稠之后,就會傷害到毛細血管,甚至會堵塞毛細血管。過多的油脂會沉淀到我們的血管“墻壁”上,這樣只會加快動脈血管的硬化,容易引起身體各項重要的腎臟器官出現血液提供不足的情況。
2、容易形成血栓
當血液的粘稠度不斷的增高,它流動的速度也會不斷的減慢。血液里老化的紅細胞會大量的聚集。這很容易引起血管栓塞而出現的一些缺血性的心腦血管疾病。
3、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
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如果不注意一些生活習慣就會引起心肌梗塞,另外情緒過分激動和精神緊張都會加劇血液粘稠與擁堵,也是導致心肌梗塞的原因,嚴重者甚至會猝死。
4、增加冠心病發病率
血液粘稠會影響冠狀動脈的供血供氧,若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還會引起冠心病,導致心悸胸悶氣促,甚至是心絞痛的頻繁發作,增加冠心病的發病機率。
5、誘發中風
身體長時間缺乏鍛煉,隨著年紀的增長,血管可能會出現硬化的情況,血黏度增高,血流緩慢,這樣就容易出現中風的情況。
血液粘稠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前期狀態,抽煙,酗酒,高脂飲食,肥胖等也是導致血液粘稠的高危因素,判斷有無血液粘稠,可到醫院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確診,確診后應該積極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必要時可口服藥物進行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
發現血液粘稠怎么辦?
1、清淡飲食
血液粘稠度比較高,很有可能轉化為血脂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用植物油或者是橄欖油來烹飪食物,不要選擇豬油。少吃動物內臟,比如說豬腸,還有豬肝,因為內臟里面的膽固醇含量特別高。應該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
2、保持健康體重
血液比較粘稠的人如果同時還患有肥胖癥,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體重,如果超過標準體重特別多的話,就一定要進行減肥運動。減肥不要減得太快了,每個月減1到2公斤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減得太快了,會對肝臟造成損傷。
3、多運動
平時要多運動,比如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后出去散步半小時至一個小時。但是千萬不要運動過量,運動過量有可能會分泌更多激素,尤其是睡前運動,導致自己睡眠質量下降。而睡眠質量不好,有可能會升高血脂的水平,導致血脂高。
4、早睡早起
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做到早睡早起。有些人特別喜歡熬夜趕工作或者學習,還有一些人熬夜就是為了刷電視劇,其實這樣的生活習慣對身體特別不好,對于那些血液粘度比較高的人來說,因為經常熬夜很有可能會導致猝死。
5、多喝水
早上睡醒過后,最好喝上一杯溫開水,可以防止血液粘稠。喝水也要講究科學,對于患有基礎疾病的人要掌握好時機。比如在清晨起床或者是在一日三餐之前的一個小時,選擇一個時間段去喝水,喝水的時候要選擇跟體溫差不多的溫水。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健康時報、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