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類女性乳腺癌風險高
1、經常使用含有外源性雌激素產品
乳腺癌與人體內分泌平衡失調有關,最重要的是雌激素、孕激素。現在市場上很多女性保健品、化妝品等,都含一定量雌激素,如果經常使用或使用過度,可能造成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癌變。
2、身體肥胖的女性
脂肪攝入量增多,總熱量必然增加。兩者均可刺激腦垂體和卵巢,使雌激素分泌增多,而雌激素具有促癌作用。
3、精神抑郁的女性
精神刺激會影響人體的內環境,進一步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體內一種或者多種激素分泌出現異常。一個人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情緒處于亢奮階段,會使要復原的乳腺增生組織得不到復原,或復原受到影響,長期下來就會誘發乳腺癌。
4、上夜班的女性
有研究表明,經常上夜班的女性比正常上下班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且夜班持續時間越久,患癌可能性越大。
5、長期吸煙的女性
吸煙會增加雌二醇在肝臟內過量代謝,導致血清濃度下降;香煙的代謝產物會直接傷害乳腺的上皮細胞,大大增加患癌概率。
6、獨身未育、婚后不育等女性
哺乳可以通過孕激素的保護作用,來降低乳腺癌發生的危險性。而月經提前或延遲絕經,會造成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時間過長,容易引發乳腺癌。
7、有乳腺癌家族史
一些患者罹患乳腺癌,是其父母通過特異的遺傳基因(BRCA1/BRCA2基因)遺傳下來的。這些基因使乳腺癌發病危險度高于一般人群。已有研究證明,大約70%~85%的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在一生中將發展成乳腺癌。
8、長期接觸放射線源的女性
人體長期暴露于輻射中,特別是孩童時期接觸過輻射,會增加成人階段患乳腺癌幾率。尤其是接受過胸部照射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三種自診方法判斷乳腺癌
女性乳腺腫瘤的癥狀是十分明顯的,若稍微懂得一些自測診斷的方法,那就會及時發現乳腺腫瘤的存在。
1、觀察乳房及周圍皮膚的情況
在洗澡的時候可以多加留意自己乳房及周圍皮膚顏色的變化情況,若沒有特殊情況下皮膚突然有很大的變化,比如皮膚顏色變黃、變紅或變黑等。此外,還要觀察兩側的乳腺是否對稱以及是否有凹陷的情況。如果這兩種情況都有,那么就該警覺了,這很有可能與乳腺腫瘤有關。
2、摸自己的乳房
在洗澡的時候可以用手輕輕的觸摸自己的乳房,如果感受到有一塊類似條狀的腫塊時,那就表明腺體在擴張。這時候,人們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讓醫生進一步診斷。
3、適當擠一下乳頭
擠乳頭觀察乳頭液體流出的情況是女性自測診斷的方法之一,一般當乳頭擠出乳白色或者是透明的液體時,這很有可能是乳腺導管擴張引起的;而當液體呈血紅色時,很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在作怪。此時,一定要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做出最準確的診斷。
乳腺癌化療期間注意5件事
1、調整飲食
因為化學藥物會引起嘔吐,化療結束后應該注意飲食上的清淡,避免吃油膩刺激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減少惡心以及反胃,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一些化療藥物會誘發口腔炎,所以吃完飯后要及時漱口。多吃一些營養健康的食物比如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蛋白質豐富的魚類、蛋類及綠葉蔬菜和水果。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來喝水,吃飯前后一個小時不能大量的喝水,吃飯時細嚼慢咽。
2、要多喝水
一部分身體代謝產物以及化療藥物會通過泌尿系統的方式排出體外,補充足夠的水分能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幫助藥物流通,促進了尿液排泄。另外代謝產物以及化療藥物長時間在膀胱和腎臟里面滯留,會對泌尿系統帶來毒副作用,所以要多喝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
3、化療期間要關注血常規
化療藥物有時會分不清正常細胞和癌細胞,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正常細胞也會被殺死。所以在化療期間應該關注血常規,主要是看一看白細胞的數量,因為白細胞能夠對抗各種感染,當白細胞減少時就不能夠抵抗病毒和細菌,容易發熱甚至會引起嚴重的感染。接受化療的7~14天左右,每三天需要去醫院做一次血常規復查,每天至少要測量三次體溫,當體溫持續達到38℃以上的話應該及時就醫。
4、積極預防口腔潰瘍
化療藥物會對口腔黏膜帶來一定的毒性作用,紊亂了口腔黏膜中內環境,容易讓大量的細菌感染,從而誘發口腔潰瘍。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飯后使用淡鹽水漱口,盡量使用小頭軟毛的牙刷,戒掉煙酒,保持口腔的清潔和衛生,避免吃一些刺激性及粗糙的食物。
5、多注意休息
在化療期間白細胞會明顯的降低,容易誘發感染,所以在生活中要做好預防工作,多注意休息,減少感冒的次數,保證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鍛煉身體來增強體質,身體有傷口時應該及時做消毒處理,注意體溫的變化。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人民網、39健康網、家庭醫生在線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