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血管的到底是什么?
人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廢物”,即“代謝終產物”,基本上是水、無機鹽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正常情況下,這些廢物隨著血液被運輸到特定器官,最終排出體外。比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少量的尿素,以出汗的方式通過皮膚排出;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大量的尿素主要通過腎臟排出。不需要定期清理,也不需要借助任何排毒產品排出體外。
與此同時,醫生說的堵塞與“垃圾”“毒素”也不是一個意思。它是指長期大量食用脂肪或者脂肪代謝異常者,導致血管里的脂類物質過多地沉積在血管壁。這些脂類物質長期沉積在血管壁進而形成斑塊,斑塊一旦破裂,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可能導致血管堵塞,引起腦梗死、心肌梗死等。
當動脈血管堵塞75%以上時,血流量過少就會引起胸悶、氣短、頭暈、頭痛等不舒服的感覺。不過,有時當血管只堵20%~50%,動脈硬化的斑塊也會突然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導致中風、心肌梗死等。
誘發血管堵塞的5個原因
1、吸煙
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吞云吐霧的人,長期吸煙會給我們的肺部帶來很大的傷害,并且還會引起心血管堵塞。經常吸煙的人,血液內的毒素堆積會越來越多,當這些毒素堆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導致血管出現堵塞。另外,吸煙也會導致血液的粘稠度越來越高,冠心病的發病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2、年齡因素
隨著年紀的增加,我們血液內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等一系列的血液垃圾會堆積得越來越多。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也會變慢許多,這些物質無法及時被排出體外,導致它們堆積在血管內,引起血管堵塞。
3、飲食因素
生活條件變好,攝入體內的食物熱量和脂肪量也隨之增加。如果長期攝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會導致血液內堆積的脂肪含量越來越高,容易發生血管堵塞。
4、缺乏運動
長期缺乏運動也會引起血管堵塞,因為經常不運動的人血液循環的速度會變慢。長期這樣下去的話,會降低血管內的血液流通速度。血液內的垃圾無法及時被排出體外,導致血液變濃稠,甚至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或逐漸發展為血管堵塞。
5、情緒因素
情緒也是引起血管堵塞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在生活中長期都暴躁易怒,精神容易緊張的話。會導致血管出現痙攣,引起血壓上升,長期這樣下去容易會引起血栓的發生。所以在生活中保持一個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要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專家提醒,肥胖者、生活無規律和飲食不當者、吸煙、酗酒或有高脂血癥家族史者等都是血管容易堵塞的人群,日常生活中尤其要注意,及時干預。
避免血管堵塞需要注意啥?
1、避免高脂飲食
首先要控制高脂飲食,肥肉、紅肉、加工肉、烤肉等要少吃。平時可以多吃清潔血管的食物,比如洋蔥、黑木耳、西紅柿等。這些食物都能夠清除腸胃,提供充足的營養,保障身體的所需,也能減少血管堵塞的現象。
2、每天三杯水
每天充足飲水也有助避免血管堵塞,尤其是在以下三個時間點飲水。一是睡前半小時:人體在睡前半小時喝下一杯溫開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幫助預防血栓,這杯水大概是350-500ml,為了不影響睡眠質量,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調整。二是早上起床后:清晨起床后可以小口慢慢的喝一杯溫水,起到稀釋血液的作用,幫助減輕血管的負擔;三是晚上起夜:有一些人因為半夜有起床上廁所的習慣,很多心腦血管的疾病多發生在午夜的兩點左右,這個時間補水也相對重要,所以有起夜的朋友也應該及時喝點水,最好不要喝涼水,避免影響睡眠。
3、保持健康的運動習慣
平常要多做運動,每天堅持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適當進行有氧活動,包括瑜伽、太極、氣排球等。有助于降低人體多余的脂肪和膽固醇,促進血管垃圾的分解,從而改善血管堵塞的癥狀。也能防止血栓的形成,讓血液系統更加健康。
4、定期體檢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冠心病的發病率就會升高,建議有針對性地進行心腦血管體檢。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等危險因素,更應及早進行檢查。
5、經常使用白樺茸
當出現血管堵塞征兆,要及時進行生活上的控制,不熬夜、戒煙限酒、不過度疲勞,甚至使用藥物,包括經常使用藥用真菌白樺茸。白樺茸科普書籍《探秘白樺茸--來自西伯利亞的藥用真菌》介紹,研究發現,白樺茸能夠顯著降低血清和肝臟中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軟化血管、增進血液的攜氧量;其三萜類成分能有效地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調節血脂,提高血液供氧能力,防止血栓、血管硬化和中風等。專家建議,早晚各沖飲一杯白樺茸效果好。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新華網、人民網、39健康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