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樹:俄羅斯的天然屏障
白樺樹是一種堅強、優美、自信、驕傲的落葉喬木。在幅員遼闊的俄羅斯,廣袤的山川上,美麗的貝加爾湖畔,寧靜的居民小區里,人跡罕至的西伯利亞……到處都有著茂密的白樺林。它是一種極具耐寒的樹種,生命力頑強,即便在零下六十度的環境也能旺盛生長。
對俄羅斯人來講,白樺樹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屹然挺立的白樺林,最大限度抵御風雪的侵擾,尤其是居住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北方民族,由白樺林為基石構建起的生物鏈,為人們提供了獵狩場,樺木還是極其重要的生產資料,用來修建木屋制作生產工具。西伯利亞原始白樺林和針葉林的存在,是俄羅斯乃至中國北方地區的天然屏障,減弱來自極北地區的強風暴和冷空氣,改善空氣環境和自然生態。
與此同時,連片的白樺林也為俄羅斯勾勒出一幅四季不同的風景畫卷。春天的白樺林像是一群白衣天使,散發出若有若無的誘人芳香,經歷了漫長的堅忍的冬天,一切貌似都迫不及待的舒展開來,散發出濃郁的生命氣息。白樺林的夏天可以用“郁郁蔥蔥”來形容,一片碧綠,枝葉舒展,起伏如波,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儼然一幅別具風格的油畫。
秋天對俄羅斯來說總是那么短暫,但這短暫 的秋天呈現給人們的卻是一幅絕美景象。初秋時節,白樺林將陽光融進枝葉,葉片由綠變黃,金光燦燦,秋風吹拂,宛如金黃色的布幔,并且伴隨秋風漸漸飄落,一片一片像飛舞的金色蝴蝶。白樺林的冬天可以用“堅忍雄壯”來形容,冬季的白樺林雖然沒有層林盡染的絢麗,但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卻也帶給人們別樣的風景。樹葉雖都落光,但樹梢卻是紫紅色的,密密麻麻,直指藍天,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它們在漫長的冬天里蓄勢待發,靜靜地等待來年的春天。
白樺樹是俄羅斯的國樹,俄羅斯是白樺樹的國度。俄羅斯有著很多關于白樺樹的神秘傳說,它常常出現在俄羅斯人的詩歌、童話、音樂、電影中。在阿·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歷程》中有這樣一個表述:白樺樹,我將一直愛你到死。在衛國戰爭時期,蘇聯著名作家鮑里斯·波列伏伊曾在自己的短篇小說《我們——蘇聯人》中寫道:“她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名字——小白樺。我不知道這個名字是怎么出現的,但很難挑選一個比她更好的。這些女偵察兵,確實像柔軟、潔白、苗條和靈活的小白樺。”
俄羅斯人的生活離不開白樺樹,離不開白樺林,同時也離不開由白樺樹帶來的另一種天然饋贈——它就是白樺茸,一種寄生在白樺樹上的藥用真菌。“它是俄羅斯的寶貝,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用它來呵護我們的健康。”俄羅斯當地人常常這樣說道。
白樺茸:俄羅斯的健康寶貝
白樺茸學名樺褐孔菌,俄文CHAGA,也稱樺樹茸、西伯利亞靈芝,不斷吸食樺樹養分而生長。和白樺樹一樣,白樺茸是真菌界最耐寒的品種之一,活性極強,即便樺樹枯竭,其菌絲也能存活六年之久。對于白樺樹來說,白樺茸是非要遠離不可的“癌細胞”,一旦被其寄生,就難以逃脫,直至被其吸盡養分而枯死。樺樹汁本就營養豐富,現已開發出眾多樺樹汁營養飲品,極為暢銷。而白樺茸則是在樺樹汁的營養基礎上,再一次升華。
對西伯利亞出產的白樺茸為例,生長期常在10-15年以上,不斷凝結營養精華。相關研究發現,白樺茸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多糖體、 真菌多肽、樺褐孔菌素、樺褐孔菌醇、多種抗氧化三萜類化合物、有機硒、有機鍺、葉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單寧化合物、黑色素類、低分子多酚類及木質素類化合物等超過200種有效成分。每克白樺茸活性酶含量高達35000單位,是姬松茸的23倍,猴頭菇的25倍,灰樹花的31倍,靈芝的55.6倍。
關于白樺茸醫藥應用,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據學者考證,在十六、十七世紀,東歐、俄羅斯、波蘭、芬蘭等民間,白樺茸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癥,如各種消化器官癌病、心臟病、白血病、糖尿病等,都顯示出極好的效果。據西伯利亞當地居民介紹,“我們并不知道它的成分和原理是什么,但它是祖輩留傳下來。”在當地,家里小孩胃腸不好常用它來治療,女人用白樺茸來美容,白樺茸煮水洗頭發顯得更加光澤。自19世紀以來,俄羅斯醫學界對白樺茸進行了大量研究,并證實了其效果。1955年,莫斯科醫科院宣布白樺茸為抗腫瘤物質,政府批準其可以用于醫藥品開發。
而白樺茸真正被世界所熟知,還與諾貝爾文學獎有關。前蘇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70年度文學獎)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在其代表作《癌病藥房》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有一俄羅斯村莊,多年來熬一種氣味和色澤類似咖啡的白樺茸(CHAGA)茶,結果村莊里無一人得腸胃病及癌癥。亞歷山大在文中提到,白樺茸確實具有使腫瘤逆轉的力量。隨著《癌病藥房》翻譯本走向世界,白樺茸也開始受到各國醫學界關注,紛紛開始研究白樺茸。
時至今日,當你走進俄羅斯,白樺茸作為一種養生茶飲經常出現在你的身邊,尤其受到北方民族的歡迎,普遍長壽的他們只喝白樺茸茶。而在俄羅斯的藥店,你也能常常見到白樺茸的身影。在俄羅斯,由白樺茸提取物開發出的醫藥品已有十余款。當然還有一些添加了白樺茸成分的特色食物,如白樺茸餅干、白樺茸酒等。俄羅斯人不僅得到了白樺樹的庇佑,還得到了白樺茸的健康呵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寄生在白樺樹上,對宿主要求苛刻,白樺茸至今無法大規模人工培育。即便有少量被人工培育出來,但其營養成分含量也極其低下,遠遠達不到健康應用的需求。作為一種野生資源,隨著更多白樺茸產品的推出,消費需求的擴張,白樺茸開始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為從源頭上保障產品質量與供應,北京西伯利亞白樺茸研發有限公司遠赴俄羅斯,與當地白樺茸龍頭企業俄羅斯西伯利亞天然野生植物有限公司達成戰略性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在貝加爾湖畔的伊爾庫茨克建設白樺茸技術研究中心和現代化生產基地,率先將超微破壁粉碎、超臨界低溫萃取、低溫真空干燥等現代化工藝用于白樺茸的精制,推出100%水溶性白樺茸提取物產品,直接帶動當地500余人就業。
在“一帶一路”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的白樺茸,正在成為服務國人健康、傳承中俄友誼、促進中俄產業合作和進出口貿易的“健康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