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現病情到去世,僅短短幾個月。希望趙老師的家人朋友們都能節哀順變。癌癥這一惡性疾病,總是來得這么突然,兩年前,它帶走了著名主持人李詠。
兩年前,趙忠祥在接受采訪時沉痛的說,“李詠走得太早了,我感到太吃驚,他的節目主持得很好,可以說再主持20年都沒問題,但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李詠是英年早逝!”而今,帶走趙老師仍是可怕的癌癥。
我們在沉痛之余,再次正視癌癥這一疾病。我國每年新確診的癌癥患者人數超過390萬,處于治療期的癌癥患者人數達千萬,給千萬家庭帶去了苦難。雖然近年來癌癥治療技術取得了很多突破,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但癌癥仍是我們非要遠離不可的疾病。
癌癥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預防?
癌癥病因
首先,就是環境污染,雖然說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但是,社會基礎建設卻還沒能完全的跟上步伐,而像水污染、空氣污染和消化道癌癥之間的關系又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肝癌、胃癌、食道癌,同時,這些癌癥在我國的發病率又是非常高的。
然后,就是抽煙喝酒,現在很多人壓力很大,所以會通過抽煙喝酒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尤其是男性,為了工作交際還需要經常性的應酬,而應酬多數時候都是少不了抽煙喝酒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抽煙酗酒是導致多種癌癥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煙是可以直接誘發癌癥的,香煙中含有大量的酚類、亞硝胺、多環芳香烴、3—4苯丙芘等,這些都是已經被證實的促癌物質,如果長時間吸入,就會誘發癌變,形成癌癥,像肺癌、膀胱癌、胰腺癌、食道癌等癌癥的發生和吸煙就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而酗酒的話是誘發肝癌、胃癌、食道癌等癌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就是食品問題,我國這幾年食品安全一直有出現問題,比如地溝油、三聚氰胺的牛奶、染色饅頭等,也為癌癥的高發增加了隱患。此外,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尤其是胃癌、腸癌、食道癌、肝癌等癌癥,和飲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如果經常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油膩、煎炸、腌制等之類的食物,那么,得癌癥的幾率就會比較高。還有就是偏食、挑食、暴飲暴食、過度節食等不良的飲食行為也會增加得癌癥的風險。
再者,就是情緒因素,如果你平時,情況一直很低迷,那么,你得癌癥的幾率,就會比那些會很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得癌癥的幾率高,雖然壞情緒致癌還沒得到研究確認,但長時間情緒不佳,會對身體傷害大,還會降低人的免疫力,自然而然,得癌幾率就更大了。
最后,就是不重視原發疾病的治療,雖然現在很多人的健康意識都提升了,但是對于癌癥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在出現了一些癌癥的可疑癥狀后也不知道,尤其是一些常見疾病也會引發的癥狀,比如長時間發燒、感冒、咳嗽、淋巴結腫大等情況,只覺得是最近過于操勞、不開心等原因導致的,反正還能忍,過段時間在說吧,其實這樣是很危險的,因為當身體反復出現不適,肯定是身體出現了問題,要及時看診,不然一開始可能是小病,但是最后卻拖成了癌癥。
癌癥預防
關于癌癥預防,有很多策略可以參考,例如控制體重、少煙酒、保障睡眠質量、健康飲食等。正如專家所說,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應對癌癥的關鍵,重視防癌篩查,早期發現癌癥征兆并進行專業化治療,可以大幅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質量。
具體怎么做?
一、肺癌
篩查方法:
1、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診斷肺癌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發現早期肺癌;
2、胸部X線的檢查;
3、痰細胞學檢查;
以下為高危人群篩查:
1、55 歲 - 74 歲
2、健康狀況良好
3、30包年的吸煙史,并且正在吸煙或者戒煙少于15年。(包年是指每天吸煙的包數乘以吸煙的年數)
二、乳腺癌
篩查方法:
1、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鉬靶;
2、高風險女性,不管年齡高低,需要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3、20 歲到 39 歲的女性每 3 年由乳腺專科醫生查 1 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觀察與觸摸;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由乳腺專科醫生查 1 次乳腺;
4、20 歲以上的女性都可以通過自己觀察和觸摸檢查乳腺;
以下高風險者保證每年一次篩查:
1、胸部有過放療史;
3、曾患乳腺導管小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乳腺小葉原位癌;
3、BRCA1/BRCA2基因突變。
三、肝癌
篩查方法:
1、超聲檢查:超聲顯像是肝癌最常用的定位及定性診斷方法,對于早期肝癌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2、甲胎蛋白(AFP):AFP可用于肝癌的早期檢查,AFP及其特異質體仍是肝細胞癌診斷中最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
以下為高危人群篩查:
1、有肝臟疾病的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長期進食霉變污染食物(含黃曲霉素)、含亞硝酸鹽食物的人。
3、有肝癌家族史,遺傳史的人。
四、結直腸癌
篩查方法:
50歲以后做一次結直腸鏡,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可以間隔5-10年再做第二次檢查。
以下為高危人群篩查:
如果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需在50歲之前進行檢查,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患有炎癥性腸病,如克羅恩氏病或潰瘍性腸炎;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lynch綜合征)等遺傳綜合征。
五、宮頸癌
篩查方法:
1、21~29年齡段:每3年一次巴氏試驗;
2、30~65年齡段:每5年一次巴氏試驗+HPV檢測,或每3年一次巴氏試驗;
3、65歲以上年齡段:停止篩查(不包括過去20年曾經患嚴重的宮頸癌或癌前病變除外);
如下高位因素,需要提高篩查頻率:
1、乙烯雌酚接觸史;
2、性生活過早,早孕早產;
3、艾滋病毒感染;
4、免疫力低下。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鳳凰網、騰訊網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