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血糖控制差異影響死亡率
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間,血糖控制良好(血糖變異性在3.9-10.0mmol/L范圍內)的患者死亡率為1.1%,血糖控制不良(血糖變異性上限超過10.0mmol/L)的患者死亡率高達11%,血糖控制與新冠肺炎合并二型糖尿病患者病亡率密切相關。
武漢大學的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代謝》上,為臨床救治新冠肺炎合并二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研究證據。
研究負責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介紹說,研究團隊對湖北省19家醫院的966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縱向多中心研究,計算了血糖控制與死亡可能性之間的關聯,揭示了對新冠肺炎合并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診療規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新冠肺炎癥狀,抗真菌藥物的使用量是非糖尿病患者的兩倍,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量需高4%左右,抗高血壓用藥量需高一倍,吸入氧氣量、無創通氣和有創通氣的使用頻率也明顯更高。
同時,研究顯示血糖指標控制與新冠肺炎患者預后情況密切相關。“在控制良好的血糖組中,患者預后更好,這意味著血糖控制是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的有效輔助手段。”李紅良說。據介紹,已有研究表明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損害及肝臟疾病等基礎疾病是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和愈后較差的重要原因。
血糖升高帶來多種并發癥
1、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發癥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之所以出現這種并發癥原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甚至可能是疾病感染等,是導致糖尿病足部或者下肢部位出現病變的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輕則截肢,重則危及生命安全。
2、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并發癥當中導致死亡率比較高的一種,糖尿病腎病在早期階段比較常見的癥狀就是尿白蛋白的含量比較高,一旦出現這種現象,說明腎小球功能出現了不可逆轉的下降。
3、心血管疾病
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有一般人群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屬于一種糖代謝異常的疾病,患者在同時還可能會出現蛋白質以及脂肪的代謝并導致內環境出現失調,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在導致內環境紊亂之后可能會引發冠心病。
4、腦血栓
糖尿病人群出現腦血栓的概率是非常高的,相比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其12倍,糖尿病患者因為血液當中糖分含量比較高血液會變得越來越粘稠,這樣血小板的聚集性也會越來越嚴重,自然血流的速度也會變慢,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腦血栓。
5、白內障
數據顯示,在白內障患者當中有三成人屬于糖尿病,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當中葡萄糖濃度明顯較高,而在眼內房水中葡萄糖代謝就會轉變成山梨醇物質積聚在晶體內,之后還會出現晶體纖維腫脹,嚴重的還可能會出現斷裂以及崩解。
6、感染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持續存在高糖現象,而這種環境是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與此同時,高血糖的狀態還會同時抑制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這兩個方面雙管齊下就會降低抗感染能力增加感染的可能。
穩住血糖堅持做好這六點
1、控制總熱量
糖尿病的飲食中比較關鍵的是要控制攝取的食物總量,來維持患者的體重在一定的范圍,同時也不要導致營養不良的情況。一般老年人,每日攝人熱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減少到1200~1500千卡。其中碳水化物占總熱量60%左右,相當于主食300~400克。粗雜糧中的糖類分解較緩慢,適于糖尿病人。
2、多食蔬菜
胡蘿卜有降血壓、降血糖、消炎和抗過敏的作用。芹菜有散瘀、消腫、解毒、降血糖、降血壓的功能;蘑菇安神、降血壓、降血糖、開胃,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宜多食用。冬瓜能治糖尿病消腫。洋蔥適用于糖尿病并發癥動脈硬化患者食用。糖尿病患者還應經常使用白樺茸,白樺茸中的多糖類可修復胰島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夠減少自由基對胰臟的破壞,栓菌酸對非胰島素依賴糖尿病有明顯的作用。
3、餐后散步
糖尿病患者在每餐后半小時行走5000步,日復一日,就能使血糖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餐后行走不僅能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進入肌肉和其他組織,加速糖的氧化、利用過程,而且可以減輕或消除胰島素的抵抗現象,使居高不下的血糖很快降下來。
4、積極治療感冒、感染等
感冒、感染等問題都會引起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多,這將會導致血糖的升高。盡管這種變化是機體對抗疾病的一種生理反應,但卻不利于您的血糖控制。因此,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您的胃口不好,吃的較少,仍然需要繼續用藥來控制血糖,有時甚至還需要增加藥物的用量。
5、自我放松與情緒調節
放松運動如深呼吸、配合著輕松舒緩的音樂來松弛肌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成就感,克服患病后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6、必要時使用藥物
只要當自己的血糖不能通過生活方式控制時,才需要藥物的幫助。一般情況下,如果能通過飲食和運動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就不需要用藥物。選擇藥物時要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比如說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最好不要選擇經過肝腎代謝的藥物,必要時采用胰島素。
特別聲明:本文來源為中國日報網、39健康網、三九養生堂等媒體;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